学习好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贵在坚持和耐久---杨乐
读到这句金句,她深有感触。想想自己的全程马拉松经历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吗?并不是突然想跑就能跑了,而是近三年来持续 不断跑步锻炼累积的结果。
如今的她对待学习的态度,堪比学生时代还勤奋!
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读书,上班路上开车也好,骑车也好,总是会打开音频听书。
跑步时也听书,或者学习课程,每天见缝插针地学习,让生活充实而富有乐趣。
喜欢学习的她,犹如海绵般想吸取更多的知识、能量,往往报了许多的课程,以为自己能够学好。实践下来,她自己发现选择重多,但却因时间有限并不能完成,甚至因为选择过多没有学习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总是断断续续,能量好的时候就如短跑运动员一样迅猛往前冲,但只是短程的。长跑对于她来说真是太难了,特别是读书这件事情上,最开始给自己定下一天一本书,输出思维导图,后来发现做不到,就改成一周4本书,再不行就改成一周一本书……两月下来发现自己还是做不到!痛定思痛经历反思之后发现,是悲观主义在做遂!
一没有明确要事!没有明确的目标,经常是看到什么有趣,就拿起来做,而忽略了原本制定的计划。再加之而是悲观地认为自己不行。阅读对于自己来说真的很重要吗?回答是的。既然是的,就应做为一只青蛙,每天伊始就开始吃这只青蛙,焦虑只是头脑的叨叨。
二没有客观看待自己的做不到。阅读《真实地幸福》之后,了解到悲观主义者往往把事情认为是长期的,不可改变的,因此,就产生焦虑情绪更是为自己填堵。如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做不到是暂时性,会改变的,这样的学习态度转变,往往能为自己赋能,重新制定计划前行。
经过了长期的做不到,她终于发现了不管学习什么内容,重要的是把重要的事情拎出来做,每天坚持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总是能完成的,结果还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1月的全马赛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