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于传统媒体,文责自负。
“老妈,告诉你个好消息:老师表扬我衣服上的校牌是全班缝制得最好的,说每一针线都很匀称,比缝纫机缝的还好看,更搞笑的是:老师居然问我,妈妈以前是不是做过裁缝师傅。”刚上初中的女儿,第一天放学回来就兴奋地跟我分享。
看着兴奋的女儿,我的心早已不知不觉飞到当年那个大雨倾盆、冬季寒冷的傍晚。那个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怀里紧紧揣着好几件新衣服,孤单行走在大街上的身影,突然在脑海深处一闪而过,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悄然打开。
勤俭持家的妈妈总觉得夜太漫长,如果不找点活干干浑身难受。便到处打听揽货干,说来也巧,街上的裁缝师傅生意好得忙不过来,而方圆十里只有我爸爸曾经拜师学过裁缝手艺。那师傅便多次求爸爸帮忙。他这样不依不饶地多次上门请求,大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已经喜欢上了教书这个职业的爸爸,肯定不会因此放弃现在的工作去帮他。最后经不起他软硬兼施地上门磨嘴皮,还有他的到来正合了本身就想着多干点活帮补家用,曾跟爸爸打下手,会“钉”纽扣和锁边手艺的妈妈的心意,便主动开口说愿意接钉纽扣锁边等杂活。裁缝老板听了当然高兴,毕竟裁缝工序里这样细致的活也是他一个大男人的弱点,不是随便谁都能干得来的,但往往细节又决定着成败。很多时候,顾客不会看你衣服做得好不好看,却会为一颗纽扣没有弄好而压低价钱。
接下活儿后,妈妈总是在圩日当天领回裁缝老板已经做好了的衣服,不管衣服有多少,她都能在下一个圩日的前一天准时把衣服弄好,送回给裁缝老板,这样顾客便能在赴圩的同时顺便把衣服领回去。据说以前裁缝老板钉的纽扣很容易掉落,招惹过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如今妈妈的手艺,不管是锁边还是钉扣子都让顾客无可挑剔,让他的口碑越来越好!后来虽然镇上新开了好几间裁缝店,但是一点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意,裁缝老板经常夸妈妈说:这里面与妈妈的针线活好不无关系。
村里人都很羡慕妈妈收入不错,轻轻松松就赚到了钱。其实没有干过这活儿的人肯定不会想到:做钉纽扣和锁边这样的手艺活,平时倒没有什么,可是到了冬天就不行了,妈妈的手经常冻得又红又肿还痒。这时我就会拿热水袋帮她敷敷手。可偏偏这时候比任何时候的活都多,我们只能干着急地看着妈妈的手肿了一冬。
“钉扣子、锁边看似简单,其实完全靠细心。你还小,而且大大咧咧的,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史师傅(裁缝老板姓史)那么相信我们,我们可不能因为你的帮手误了他的名声砸了他的饭碗。”我几次请求要给妈妈打下手,她就是不答应。
就这样,每天晚上,我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妈妈就在旁边做针线活。有那么几次,我早早把作业完完后,便拿起妈妈丢弃在地上的碎布,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刚开始妈妈很是反对,后来拗不过我的执拗,也就随便我瞎折腾了!
慢慢地到了年底,我的针线手艺练得跟妈妈不相上下了。那时虽然我也已经放假了,可妈妈还是不准我去碰那些衣服。在她的心底深处只有读书才是我的正事。眼看着再过几天就过年了,没想到妈妈居然生病耽误了很多活儿。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不,这个时候风雨也跟着来凑热闹。窗外下着大雨,风吹着门,吱吱作响,什么时候都要亲力亲为的妈妈让我们都钻被窝里去暖和。她却一个人在那里折腾得把病情加重了。裁缝老板左等右等没等到妈妈送货上门,第一次托人捎话催促妈妈抓紧赶活。知道妈妈难处的我,趁她不注意偷偷把衣服拿出房间,自作主张地把那些新衣服锁好边、钉好扣子。可眼瞅着这打狗都不出门的鬼天气,我又开始犯愁啦!我打小怕雨,衣服弄好了,还得送到裁缝店里去。正在我犹豫不决时,妈妈的那句“不能砸老板的名声”的话突然想起。对,我不能让明天赴圩来拿衣服的顾客落空,造成老板失信。于是我勇敢地冒雨冲出家门,有了前面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幕。
“应该算得上是半个裁缝!”女儿不断的追问终于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很平静地回她道。
“不!妈,您这会儿把我弄糊涂了!您不是一直都在做老师吗?而且在我的印象中从没见您拿过针线。”我没有理会女儿强烈的反应。却沉思在当年妈妈希望我好好读书的希冀里。
现如今很难再见到裁缝店,衣服都是集中在工厂里用机器做出来的,不单便宜,购买也方便,只要有钱,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衣服。个体裁缝手艺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遗忘这些手艺活其实不就是要忘掉苦难吗?没有经历过的忆苦思甜对于她未必懂,我没有跟女儿分享太多,最后只以淡淡的语气庆幸她不用经历我那时的苦难,并告诫她要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