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这样的女子:面若桃花、心深似海、冷暖自知、真诚善良、触觉敏锐、情感丰富、坚忍独立、缱绻决绝。坚持读书、写字、听歌、旅行、上网、摄影,有时唱歌、跳舞、打扫、烹饪、约会、狂欢。 —— 张小娴
日记君每天晚上都会强制提醒我记录。可才思枯竭,日记甚是费力。
要养成一个习惯,特别是积极的习惯,是很难的。其实,人的惰性太重,除了吃喝拉撒睡玩,能够每天坚持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都说,写文和锻炼身体是非常难坚持的事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一个费脑,一个费力,都是反人性的事,都是我们本能要抗拒的事情。的确,要把它们变成习惯,那就需要大量不间断地重复,形成大脑记忆和肌肉记忆。
昨晚,日记君一直在提醒我。苦于脑袋里一片空白,索性把强提醒关闭了。洗洗漱漱,把自己摆平了。脑子里却乱哄哄的,睡不着。
库尔特说,阅读和写作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营养的冥想形式。
很想达到这样空寂的境界,摒弃杂念,却常常以失败告终。
但读书和写字,的确可以获得短暂的出离。那一刻,你是你自己,是独立的一个人,不再是社会关系里的某某某。
闲的时候,就像写日记一样,写自己的生活和心情。这样的文字真实平常,偶尔翻出来读,很有意思。那些被人们忽视的美,恰恰是我关注和喜欢的。
一直都没放弃随笔记录,虽说没放弃,但也没有十分努力,也不是每天都写。
始终觉得写作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就如同在孤岛上生活,与世隔绝,自给自足。而写作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写作是不需要资本的市场,一支笔一张纸,写出内心的东西,就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有人说,写作的人是忧郁的。而我觉得,写作人的快乐,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我的文字里,有的只是自己的故事,不知道这样拼凑一起的文字,让人是否也觉得我是多愁善感的,水瓶座的人就是奇葩,带有神经的质感,哈哈。
永远是一副“冷漠”的表情,无大喜大悲,坦然接受生活的部分美,无风也得有景。生活的磕磕绊绊,都是这样熬下去的,都一样的,每天都是故事的开始与结局,每次敲打,有好多话想说,算了,还是先这样。
“面对未来,其实无论怎样抉择,终将有舍有得。不如不强求,顺其自然……错了我就担当,对了我就享受。很多很复杂的事,其实也就那么简单……但说着轻巧,心里已翻江倒海。”
阅读和写作,都是需要耗费长时间的事情,但它们可以让人沉浸和专注。
沉浸和专注,正是现在越来越稀缺的东西。
日记好像被很多人推崇,但能坚持下来的却是极少数。
我想,一个普通人难以做到日日记,天天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强大的毅力,更主要的是你每天的输入量无法支撑你的输出量。
输入和输出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进出,这个过程是需要大脑对输入的原材料进行筛选、加工和打磨的。输入必须要足够多,才能为输出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一天的输入太少了!随便翻两页书,刷两小时手机,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别逗了!这样的文字充其量是没有价值的碎碎念,到头来只是帮你练了嘴皮子。当然,记录日记就是随心随意记录而已,或许并没那么多的约束机制。
但无论怎样,只有深加工才能产出高收益的产品,也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写出高价值的文章。不然小白文太多,有深度的文章就太少。
有深度的文章是需要时间酝酿的,短短一天写出来的文章很可能是过目即忘的快餐产品。或许两天写一篇文章还是太仓促了,有的大咖一星期才写一篇文章。
说了这么多,好像是为放弃日记找借口,但说实话,最近确实比较懒。
其实,写文是需要找准自己的节奏的。每个人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有人适合写时评,有人适合写小说,有人适合写随笔,有人适合写散文……相信不论什么载体,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