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观察员,很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特别。当然,这个“特点”更多的是别人身上的缺点。总能在说到一个人冒,滔滔不绝的讲出他身上很多可笑的地方。孩子也不例外。
每次见到小家伙,我还是习惯地问他:“今天班里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没有?”最近几天小家伙总是提到一个人名“浩浩”,一会儿说:“浩浩今天上美术课唱歌了,笑死我们了。”一会儿又说:“今天浩浩上课的时候吃糖,老师说再敢乱吃东西就让他给全班每人买一个。”一会儿还说:“妈妈,浩浩今天在地下爬着玩,还把手上的黑都抹到了脸上,笑死我们了,小花猫。”
接连不断的在小家伙的口中听到“浩浩”,我特别好奇地问:“浩浩坐在你附近吗?”
“嗯!他现在是我的同桌。”小家伙说道。
我很吃惊地问:“哦!你们换同桌了吗?”
小家伙一边拿出手工纸一边说:“换了,我现在不和琪琪坐同桌了。”
他和琪琪坐同桌的时候没少发生“有趣的事故”,这次换人了,我不禁问道:“这下好了,再也没人管你了吧!”
儿子骄傲地说:“他上课都不好好听,还得我管他。”
“哇!你现在表现已经很棒了,可以帮助小朋友了。”我很高兴他的变化。
儿子边折着飞机边说:“对啊!他上课总是随便乱说话,还随便下坐位。我都管不了,都是老师批评他。”
“哦!看来不賓如原来的同桌呢?”我说道。
没想到儿子反驳道:“也不是,挺好的,他不给我捣乱。”
我不禁问道:“你是喜欢和琪琪坐同桌还是喜欢和浩浩?”
儿子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地说道:“浩浩。”
我很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啊!天天被老师批评你也喜欢?”
儿子很认真地说道:“琪琪天天管我,烦。浩浩挺好的。”
我追问道:“浩浩怎么好了?”
儿子认真的想了想:“他不找事儿,我的东西放到他的桌子上了,他什么也没说就给我放回来了,掉地下他还给我悄悄地捡起来。”
我肯定地说:“嗯!是挺好的。还有吗?”
儿子接着说:“我的橡皮找不到了,他就把他的给我用。”
“嗯!很乐于助人。”我说道。
儿子想了想说:“他还把他的《小百科》给我看。”
我高兴地说:“哦!你太幸运了,还有图书看。”
儿子说:“是的,我的也给他看了。”
我表扬他们说:“你们都很棒。友好的同桌。我很喜欢他。”
儿子说:“我也是。他要是不在课堂上捣乱说更好了。”
我说道:“你们成为好朋友了,你可以悄悄地提醒他。”
儿子说:“好的,我会给他说的。”
我接着说:“浩浩的字儿写的不错吧!”我曾经在他们的微信群里看到过浩浩的作业,字体比我儿子好多了。
儿子诚实地说:“是,他比我写的好看。”
“那你要在写字上多向他学习哦!”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我相信孩子会进步更快。
儿子认真地说:“嗯!我会的。”然后,他拿着他折好的小船给我看:“妈妈,你看我今天刚学会的折小船,好看吗?”
“好看,你太厉害了。”我真心地说。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即使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即使再平凡得人,也有值得这习的地方。学会全面得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取长补短。
不要告诉小孩子怎样看待身边的人,他们可能不懂。但一定要多聊聊身边的人和事,在聊天中孩子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