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原名周树人的浙江男子,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能避开的人物。
他是什么样的人呢?矮小敦实,头发像板刷一样,标志的一字胡。长衫布鞋,喜欢甜食,尤其喜欢油腻的食物。这是教师鲁迅。
对原配寡情,对许广平冷漠,愿意低下始终不曾低下的头为晚年得的儿子高兴。和侄女相处和谐,为曾对弟弟造成的伤害内疚。这是家庭中的鲁迅。
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冷眼看着愚弱的同胞,痛心之余坚定地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什么。关爱迷茫的年轻人,成功唤醒了一部分人。这是官方眼中的鲁迅。
鲁迅出生于浙江官僚之家,因祖父参与了科场舞弊案而家道中落。因为父亲被庸医所误,就读水兵学堂的他改变了志愿,留学日本,立志当个医生。因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令他觉得中国人精神上的问题不解决,体魄再强健也无用,回国后以手写心,希望能唤醒一部分人。
他很喜欢年轻人,年轻人也很喜欢他。民国四大才女中的白薇和萧红都受过他的指导。当时是他的学生的许广平也是爱慕他的才华而芳心暗许,总体而言,他为民国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然而,近代许多人因为他在家庭上的错误而大骂他。原配朱安是他永远也无法否认的错误。
民国,新旧交替的年代,为一些人解放了思想,也令一些人成为牺牲品。朱安是鲁迅母亲为出国留学前的他定下的亲,比他年长,通过现存照片可以看出来她长的很丑。据说鲁迅仅仅揭开盖头就拂袖而去,令她浪费了一生。
鲁迅与郭沫若这对文坛上的冤家对待传统文化下的包办婚姻倒是一样的态度。鲁迅对于婚姻有许多独到辛辣的见解,不知可与自己的婚姻有关。他不愿意被包办我能理解,可他为何不放朱安自由,白白地误人一生呢?这一点我始终没有理解。这也成了他最大的黑点。
与许广平是时髦的师生恋。然而,他也没能成为一个疼惜妻子的男人。鲁迅和同时代的男性相比,对女性是比较尊重的,可是,对自己最亲密的女性,他却是冷酷的。也许是因为他始终更加认为她是他的学生,也许是因为他没有从祖辈那里学会如何疼爱妻子,也许他要操心的太多,以至于不能像很多人家的丈夫一样对待妻子。的确,就丈夫这一角色,他扮演的不成功。
除了大众都知道的家庭因素外,年轻人的精神偶像,也曾经如今天的网络喷子一般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人。这一点的确令人难以相信,他的文字,他的心愿都那么伟大。然而他也会因为个人喜好,直观判断而做出错误决定。许多被他骂过的人,后来都证实是烈士。仅仅是潜伏在敌方的人员被骂还可以说他是不知情,而曾经共事的杨女士,明明是一位爱国女志士,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结果因为她曾就教授与学生交好问题上发表看法,就被他打成牛鬼蛇神。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误会她,这一点上,他和文革中借机报私仇的红卫兵没有区别。
他的笔下有三位老师,从他个人经历来看,三位老师都与他有很深渊源。私塾老师寿镜吾是个迂腐而可爱的老头,章太炎是个不幸地没有定位好自己的人,藤野先生是一位关心学生,勤勤恳恳而不修边幅,具有正义感的人。而他在某些人生阶段,与三位老师高度重合。
他已经去世近百年了,他没有见到日军侵华,也没有见到新中国的成立,如果他能够看到今天的中国人,会有什么感想呢?
了解了鲁迅的生平后,我想到了七匹狼的广告词:男人不止一面。阅读他的文字时,我明显感受出他对父亲是心疼与内疚,没有深情厚意。这是许多中国家庭都有的。相对的,与母亲更亲近。母亲姓鲁。也许正因如此,他努力做个好爸爸,而没能做个好丈夫。他为童年的美好和现世的残忍而悲痛,为一个几乎全国人民都得了斯德哥尔摩症的国家而悲哀,有限的生命里,他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不是圣人,不能面面俱到。而今天,仍然有很多迷茫中的年轻人从他遗留下的文字里获得力量。仍然有人从字里行间去窥探那个已经渐行渐远的年代,感受许多年前那颗为祖国为同胞而激烈跳动的心。他来过,他走了。他永远地活着。
这是一个在彷徨中忍不住呐喊的人,成功叫醒了一些装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