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而言童年只有一次,可童年留给人的记忆是欢乐多彩的。
一次滂沱大雨,让平时的土路翻出泥泞的泥浆。被滂沱大雨弄浠的泥浆总是很不受人待见,因为光鲜的皮鞋被它弄脏惹得鞋主人满脸不高兴。
可我总是在这样雨天,可以静静欣赏这被雨水弄浠的泥浆。倒不是说我比那些不喜欢泥浆的人高出一个境界,而是这被雨水弄浠的泥浆,又带出我对童年那个跟泥巴紧密相关的游戏——阿啵尼啵的记忆。
童年时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那时的我们没有现成可买的玩具。一切游戏的玩具,都得亲手制作。那时我们常见的玩具有沙包、铁环、一块小石子、一小片瓦砾••••••。这其中,连不起眼的泥巴也是我们那时用来游乐的玩具。
阿啵尼啵是建塘藏语方言,意思就是用泥巴做成的碗状玩具底部被人用力甩到地面时炸开还是不炸开。游戏时,手持碗状泥巴玩具准备甩向地面的人,首先会向一同游戏的玩伴发问阿啵尼啵,在座的玩伴有猜测底部炸开的就会回答啵,而表示不会炸开的就会回答尼啵,阿啵尼啵也就成为这种玩具和游戏的称呼。
其实,我真正玩阿啵尼啵这种游戏是在读小学时期。对这种游戏的好奇自然来源于高年级学生的影响,总看见他们三五成群围成圈玩这种游戏。好奇的我也就有一种参与其中的心理,这大概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众心理吧。
玩阿啵尼啵游戏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参与游戏的玩具,材料自然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泥巴。于是挖泥巴成了获取材料的第一步,那时,学校搞基建工程平整的地面被翻挖出很多泥巴,这对于喜欢玩阿啵尼啵游戏的学生是很相宜的。不仅省去挖泥巴带来的体力劳动,还可以细心的找到粘性极好的泥巴。
总是有发现这个“秘密”的学生,游戏中这么出色的玩具自然会引来其他孩子羡慕的追问——泥巴是从哪里挖来的。被追问的同学顿时会被小小的自豪感塞满整个心胸,然后就会带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语气,告诉其他玩伴泥巴的来源地。这秘密在学生间不胫而走,于是除了工人而外的基建工地上多了些撅着屁股,低着脑袋专心挖泥巴的学生。
在挖泥巴时,学生们也不忘记交流挖泥巴的经验。渐渐的挖泥巴的学生多了起来,基建工地上也多了许多泥洞。去的人多了,时间久了自然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这不,几个倒霉蛋就在基建工地上被老师逮个正着,正低着头挨训眼泪也自觉不自觉的夺眶而出。眼泪也流了,老师见达到批评的效果也就放过挨训的这些倒霉蛋。
课间十分钟,学生们依旧不放过玩阿啵尼啵。整个校园,顿时阿啵尼啵的叫声响成一片,场面也“蔚为壮观”,不过,挨批流泪的那几个倒霉蛋,也正撸了衣袖和别人玩得正起劲。
调皮的学生,自己没有玩具,就到处借别人的泥巴来蹭几把游戏过下瘾。不过,更有甚者,玩着玩着就拿着别人的泥巴一股烟溜走。于是,跑的在前面狂跑,追的在后面猛追,这大概也是校园课间生活如画的意境。
有些学生,好像课间并没过够游戏瘾,上课时还时不时伸手摸摸藏在桌洞里的泥巴。入神的,还低着头玩泥巴,结果被眼尖的老师一顿猛训。这边老师正猛训着上课不好好听讲的同学,那边有个女生告诉老师有人用小泥巴丸打她的头。听得这话,老师刚平息下去的火气,突地瞬间又爆发起来,猛地一声“狮子吼”吓得打人的同学自觉的站了起来。
当然,课堂上的这些故事,也是学生们课间的笑料。
放学后,我们总爱找块平整的地儿继续玩我们的阿啵尼啵游戏。大家将书包卸在一边,专心的用两手揉弄着泥巴。然后,再将它做成碗状,做完的高喊一声阿啵尼啵,玩伴们又说啵的,也有说尼啵的。只见手臂一抡,碗状的泥巴噗闷声不响。此时,欢快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阿啵尼啵,有一个玩伴高声问道。啵,尼啵。啵一声,碗状泥巴底部炸开,哦,炸开了,你们补偿我泥巴。于是,在座的玩伴就会从自己的那块泥巴上扯下泥巴根据洞的大小来补偿。
寒来暑往,童年的欢乐隐藏在阿啵尼啵深处。雨天的泥浆,又将我带回那欢乐的阿啵尼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