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

第六单元都是名人故事类的课文,曾经听过单元整体教学,自己也尝试过,但是这样前后大幅度教学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分析能力,这班学生不是我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如今还有各种不适应。

他们对赏析语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段落结构的布局都不甚了解,大问题引领的教学对于部分好学生来说能有所领悟,但是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常常听得云里雾里,即使我有意识地渗透某些方法,都不能迅速改变他们的状况,最好的方式还是补上他们欠缺的能力,否则建造空中楼阁一般地教学是难以达成共同成长的目标。本节课的将利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教学,即考虑到部分好学生的提升,也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能不同幅度的能力提升。

本课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如何写清楚实验的过程,文中有很详细的方法可用。

一、整体感知

1、读题,质疑解疑。

天火是什么?第一小节。

谁如何揭开天火之谜?第三、四小节。只概括,不细说。

揭开天火之谜后呢?五、六小节两点。

二、细嚼慢咽

1、如何引入主题?

细读第一小节,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象——认识(中外)——总结(可怕)

需要反复朗读,从概括每一句话的意思做起,才能正在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过渡?

读第二小节,过渡段,作用?

有哪些过渡方式?关联词、问答……

3、如何写清实验过程?

读第三小节,观察推测——评价——人们认知(侧面描写。普通人、有学问的人)——决定实验揭秘

侧面描写的作用?

读第四小节,时间、环境——放风筝——栓铁丝——结丝带——系钥匙——观察风筝(整体的飘摇、比喻——纤维竖起来)——环境描写——捉住电(动作、语言、神态)

比喻句的赏析

4、如何突出结局?

读第五小节,实验结果,带给人们的震惊,与第三小节中人们的不信相呼应。

读第六小节,为什么还要加这一段?

三、整体回顾

1、课后第四题,写段意,交流,能说说同学的答案错在哪里?

2、侧面烘托、比喻句的赏析方法归纳

3、练习复数课文,加上自己对人物的评论

【反思】

面对课堂上一句句地理顺,学生还能胜任,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很多,但是只讲不练总是会大打折扣,为了这篇课文的学习,我量身打造一个类似的实验,让学生仿写,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也增强学生的作文逻辑。

作文指导:水之“肚量”

一、实验前

1、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古人云,宰相肚里好撑船,那么水的肚量有多大?

对水的认识——古语

2、观察推测

看实验器材:一杯满满的水、回形针

猜测可以放多少个?

3、实验证实

同学轮流放回形针,讨论怎么放才最好。

观察每个人放进去后水杯里水的反应。

越放越多后,水杯里水的反应和同学们的反应。

结果如何?与猜想一致吗?

4、拓展总结

谈谈自己获得的启发。

这是一种韧性,也是无争的表现。

老子《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火之谜是一个科学故事,课后习题一有复述课文这个要求,本着一课一得的初衷,我在想这节课到底教什么? 课文可教的点较...
    笑笑8阅读 249评论 0 1
  • 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教学目标清晰,自己必须明白这节课到底要教什么?学生要有点收获。 天火之谜是美...
    笑笑8阅读 347评论 0 4
  • 智库捐款一元 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两元 二时书 参加能断金刚读书会 支持020团队 支持021团队
    我不叫许仲斌阅读 169评论 0 0
  • 转载注明源自叨叨戚 成为一个自我放弃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惩罚。 淡漠是一种心的死亡。而哀,莫大于心死。 吸引力...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338评论 0 1
  • JM 量升价涨,-100w手左右(+136w顶),压力和支撑基本0.2一档,现价 13.9, 仍然做正向T, 仓位...
    增小懒zz阅读 1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