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万维钢老师精英日课里的一篇,名字叫“你被困在奖励里了吗?”
开篇万老师先列举了一个事例。外卖小哥的工作,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手段。任何时候你都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且做了以后就有奖励,不做、或者做错,就没有奖励。每个人的绩效都一目了然,绝对公平。
另一个工作是中学老师,工作虽然有目标但是很含糊,好像好几个方向都有道理。遇到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办,似乎可以有几个选择。有时候你明明很努力,却没有看到什么成果。有一阵你有点懈怠来没有好好干,但收入也没有减少。
虽然外卖小哥的工资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比做老师的工资高的,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选择做老师而不是外卖小哥。
外卖小哥被困在了奖罚分明的系统里不能自拔,而做老师则不同,门槛高,工作不能直接用量化的方法去表现,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然后文章讲了一个“斯金纳的盒子”的实验,盒子里装着一个小动物,比如说一只老鼠或者一只鸽子,盒子的墙壁上有一个控制杆,动物一推动控制杆就会得到食物。
食物就是对动物推动控制杆的奖励。斯金纳发现,期初动物会不断地推动控制杆去拿奖励,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它们似乎觉得这个游戏没意思了,就只在饿了的时候才去推控制杆。于是斯金纳改进了盒子的设置,把奖励改为随机的,有时候怎么推控制杆都没有食物,有时候推一下能得到好几份的食物。这下子动物们就上瘾了,会不停地推控制杆,就好像玩老虎机的赌徒一样。
斯金纳为开山鼻祖的“行为学”的贡献在于你光给奖励不行,你的奖励必须得设计的巧妙才行:你需要一个让人上瘾的奖励制度。
但这个奖励机制应用到现实中真的好吗?
答案是不好,我们有充分的证据。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不断地有各种研究证明所谓的计件工资、绩效奖金不但没有好处,而且有坏处。证据如下:
1.管理层工资和奖金刺激,和公司利润之间的关系很微弱,而且常常是负相关;
2.绩效工资没有提高教师和社保局官员的工作质量;
3.在有的研究中,计件工资甚至让产量下降了。
4.日本和德国的工人效率最高,但是恰恰没有使用行为主义的物质刺激。
那什么样的情况下绩效工资有用呢?书中引用一个报告分析,这样的工作有三个特点:
1.测试都是短期的,长期有没有效果不知道;
2.工作任务是简单的,比如纯粹的体力劳动或者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
3.工作表现能直接量化,要么就是比谁做的多,要么比谁做的快。
而这些研究表明,只要这个工作比较复杂,讲究一些难以量化的质量,直接的金钱刺激就完全没有效果。
用奖励的方式去激励员工做事情,短期可能会有效,长期一定是无效的。
有时候我们做事情就是因为喜欢做这件事,比如踢足球或者做数学题,这叫“内在动力”。为了获取奖励而做一件事,则是“外在动力”。所有研究都表明,让人长期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甚至主动做一件事的,必须是内在动力。
而科恩的洞见在于,奖励不但提供了一个无效的外在动力,而且还伤害了内在动力。奖励其实就是对人的操纵:拿不到奖励就等于惩罚,奖励跟惩罚其实是一个意思。
奖励会破坏团队合作,奖励鼓励了简单的行动,让人不愿意深入理解工作中的问题,让人回避探索。奖励还能迅速降低人们对工作的兴趣。
以前有经济学家说过这个问题:本来孩子做家务是在为家庭做贡献,这是一个充充满温情的行为,现在你跟他谈钱,这还有意思吗?
这里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是,享受清净的老人用金钱赶走喧嚣的熊孩子的故事。
说白了,奖励制度异化了行为。
那好,如果不谈钱,难道让大家都为了“情怀”而工作吗?那当然不行,毕竟人都是还要养家糊口的,这里面有个非常微妙的基本原则。
科恩提出的原则是,你应该“慷慨而公平地支付报酬,尽量确保不要让人们觉得受到来剥削,然后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忘记金钱。”
一方面是给足钱,一方面挣够钱。但是双方在平时工作的时候默契地不谈钱。双方谈判达成一致,完了工作的时候该是怎样工作就怎样工作,忘记金钱。
常理来说,频繁的奖励和频繁的惩罚一样,是对人的侮辱,是把人当成工具。我们做事最好是享受做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把它当做达成别的目的的手段。
从我的工作来说,我是做自动化行业的,现在每天都在喊“机器代替人,实现自动化”。因为机器更加稳定,而且有些人能做的工作,机器同样能做,并且还可能做得更好。
但结果其实是很清楚的,我们能够替换取代的人,只是那些重复机械动作的人,已经被“机械化”的人。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流程成百上千次,工作绩效完全被量化,可以设定很清晰的奖惩制度去约束。
而那些需要凭自己的经验或技能去判断去创造的岗位,我们是替代不了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随着将来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或许还会有很多的岗位能够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