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在群里聊起现在有很多东西需要学,真的是当初偷的懒,终究是要还的,朋友也深有感触。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用“我不适合”来安慰自己。
两个人谈恋爱结婚,刚开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处着处着,两个个体间的差异、观念不同带来的摩擦就越来越多。比如,一方总是抱怨另一方不陪自己,另一方稍微改善了一阵子,可没多久又回到了这样的循环。于是,就有人以“我们不合适”为理由选择了分手甚至离婚。
今天还有个朋友提到她上家庭教育课遇到的几个家长,他们是因为孩子出现很多问题不知怎么办,就想通过家庭教育课程来改善孩子的问题。结果,老师不断深入剖析,发现最终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家长自身,这让那几位家长很难接受,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
包括在个人职业发展上,以前我会问:“这个我做不好,是不是我不适合?我没有办法做得很专业,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工作去做?”可是,反观身边一些牛人,他们的成长路线并不是直线形的。他们有能力跨界,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做到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不去反思问题背后的原因,那么无论换几个对象,类似的问题还是会出现;上多少家庭教育课,孩子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跳多少次槽,也依然做不到专业。
因为遇到问题,说“我不适合”很容易,可承认“我有问题”很难。
所以在对待工作、感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往往用选择代替了努力。这样我们就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就像节食减肥一样,少吃瘦一点然后暴饮暴食又反弹,而实际上减肥的要领在于加速代谢、制造能量缺口。
我们需要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打破这个无解的死循环。
斯坦福大学精神科教授保罗瓦茨拉维克在《改变》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是指不影响原有模式的改变,即系统内改变,改变状态,改变体验。
第二序改变是指模式的改变,即对于系统的改变,改变模式,改变结果。
就像开手动挡汽车那样,踩油门是第一序改变,换挡就是第二序改变。
因此,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的问题,其实是双方心智模式的反应。不是陪不陪的问题,而是如何陪。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能立足在一方“舒服”的状态,而是找到让两个人都舒服的模式。
同样的,面对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家长需要懂得反思,很多问题的背后都折射出自身的问题。也许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有时候有些难,但通过自身的改变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比在孩子后面督着催着要有效果。
工作上也是一样。在现有岗位,能做到敬业,并在当下的切入点去做好做精,那么无论换到什么岗位,具备这样的能力,工作自然不会做得很糟糕。
今天有个牛人说了句:当你觉得很舒服的时候,你其实正在堕落。
用“我不适合“作为推脱的借口,在当时的确能让自己心安理得。可随着不断的成长,在无解问题的无限死循环下,终有一天,我们还是要跳出来,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当初偷的懒,总有一天会用另一种形式让你去偿还。
所以,就像练肌肉一样,每一次痛苦的练习都是肌纤维破环重生的过程,蜕变就是在一次次打破重生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