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个做管理的情节。或生活需要,或造福他人需要,或个人成就需要。
没做管理的想做管理,做了初级管理的想做中层管理,做了中层管理的想做高层管理,做了高层管理的想做合伙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上管理岗位,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之间在能力素养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 初级管理者
小公司的主管,经理级的都可以称之为初级管理者。或者用更明确的话来说,如果你的下级中没有主管,经理这种级别的人,那么你这个岗位就是一个初级管理者。
初级管理者往往由基层员工成长而来。成为一个初级管理者是所有级别管理者中最容易的事。
在你领导眼中,只需要你别其他人更努力,技术更好,业务更熟悉,做事有责任心就能轻轻松松做到。
晋升为初级管理者,显然是个有关能力,也有关心态的活。这个位置上,需要克服个人的完美情节,从关注个人变成关注结果,从关注过程到关注协作。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需要初步的组织计划能力。
现很多的公司在任用初级管理者的时候,很容易三种犯错。
1 不考虑个人意愿,把愿意做技术的人提拔成初级管理者,造成各种不适;
2 空降非同行业的人来做基层管理者;
3 将一个人提拔成基层管理者后,没有送一程的帮扶,让其问题很多,甚至不能胜任。
二 中层管理者
小公司总监级,或者大公司的高级经理级的都可以称为中层管理者。
从作为中层管理者开始,破坏性加大。所以要针对中层管理者,公司在任用这个环节上对价值观有较高的诉求。
中层管理者通常由初级管理者晋升而来,也有很多时候是空降而来。
如果是后者,往往要求空降的这个人已经是中层管理者,甚至是高层管理者。
当然,哪种特殊情况,火线升级的情况暂且不讨论。
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初级管理者如何晋升为中层管理者。
很多想,我晋升为初级管理者的时候,我是靠技术、业务、努力胜出的。这个时候,我继续靠努力吧。
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只能说这些已经变成了基础、变成了前提。此时此刻,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技能。
中层管理者的下面是有初级管理者的,也就意味着团队往往会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对管理者的业务管理体系能力,对管理者团队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具体来说:业务管理体系,包括这个中层管理者知道如何定标,如何追过程,如何拿结果,如何评估各环节是否高效运行,如何透过业务体系的数据评估团队成员状态。团队管理能力则是,他知道如何招聘合适的人,培养合适的人、如何收服人心,如何把不合适的人去掉,如何激励团队、带领团队出成绩。已经不完全是初级管理者那么的强调执行,更多的是强调如何高效执行。
三、高层管理者
CXO这个级别的,或者某个独立事业部的一把手、二把手可以称为高层管理者了。
从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波人也是由中层管理者晋升而来。
中层管理者所具备的一切能力素质只是打底数据,要得到这个位置,需要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如下能力。
1、胸怀格局
这个位置资源的争取,各种不上台面的事会比较多,如何不计较地对人对事,很重要。
2、战略眼光
这个级别已经脱离具体的执行,但需要创造性地完成老大的设想,甚至寻找机会点。
所以就需要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来帮助我们决定什么东西可做,什么东西不可做。
3、超越伯乐
从古到今,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发展和吸引牛人始终非常关键,到了这个位置,要能从某人具体的行为识别这个人的层次,潜力,要能从这个人的话中识别这个人的所思所想。
并且自身还得是个完善的人,才可能吸引到人,不然良禽择木而栖,牛人凭啥选择跟你?
4、学习能力
到了这个位置,常常需要独挡一面,常常不仅仅是技术,甚至是销售、管理、营销等等。不能说精通,至少是有所了解那个程度。那么没有学习能力行吗?
显然到了这个阶段的人,也都还是继续向上走的可能和诉求的。到向上走又是另一番天地了,这个阶段能力已经不是问题,更多的是需要机会,需要耐心。
需要机会好理解,就不解释下,需要耐心解释下,因为高层管理者是由中层管理者晋升而来,有几个中层管理者不聪明呢?有几个中层管理者没有一帮死党呢。这样一个背景下晋升出了个人业务边界的扩大,即做好基础的能力准备外,更多的是在日拱一卒的每天工作中,等待对手出错,自己获得机会。就好像奥运会选手比赛那样,冠军、亚军、季军之间的实力差距很大吗,往往不大,更多的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谁出错更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