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华旦,在知晓了“三才”“三光”“三纲”之后,我们了解了构成这个世界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开始感受这个世界的样子,它是变化规律驱使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冷暖交替,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于是乎生命的周期也随着四季的变化,慢慢的适应着,变化着。
春天里气候回暖,万物复苏,夏天里气温升高,雨水丰沛,所以万物生机盎然,一片生机,秋天里气候渐凉,生命开始凋零,冬季里,气温降低,风雪交加,众生休眠,节衣素食。如此反复,才有生生不息的一片繁荣。此规律不是某个生命个体所能左右的,只能顺从,适应。周而复始的变化中却有细微的偏离,也就是还有一个更大、更长周期的轮回存在,所以就有了物竞天择的规律,很多生物种族因为不适而被淘汰,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世界。而又有很多新的生命种族因为适应而诞生。这就是天道的呈现。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华旦,在很久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地球和太阳、月亮、星星之间的关系,只是能够看到,无法察觉其中的规律,慢慢的,随着人类智慧的累计,也就是对世界万物的思考结果的叠加。人们开始觉察到世界很大,大到无边际,但是如何去说明万物的位置关系呢?不知从哪位古代智者开始,开始对世界用四方来描述:东西南北,而自己所处的位置称之为中。这样就能方便准确的描述万物的位置了,也方便别人按着自己描述的方位去找到对应的事物。后来随着世界各地人们交流的增多,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全世界都确定同一个“中”的位置,然后就有了共同的东西南北。这就有了今天的“东西经”“南北纬”“南北极”。从此对于任何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了一个准确的位置。
四季变化一周称为一年,年与年的累计就形成了时间的轴线,再加上东西南北和高度,在你的心中一个四维的世界格局就形成了,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认知,都要在这个四维的世界格局中找到对应的位置,这个位置自所有人的认知里都是相同的。
在余下的时间里,我们就去了解这个事物,还有事物之间相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