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初见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一.主要情节
这一回主要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去外祖母家(荣国府),林如海也写信给他的内兄贾政谋求复职,贾雨村如愿谋了职。第二件事是写黛玉进贾府。通过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初步交代了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及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的性格特征,以及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小心谨慎。此回中重点写的是第二件事。
二.典型环境
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一回,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描绘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处处与别家不同。从中可见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
三.主要人物
林黛玉:黛玉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可见她的小心谨慎。在和亲戚些见面的时候,她言谈举止大方得体,知书达理,比如去拜见两个舅舅的时候的行事。她冰雪聪明,悟性极高,待人接物懂得随机应变,比如贾母问她念何书时,她答:“只刚念了《四书》”,后来她又问姊妹们读什么书,贾母说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宝玉又问她:“妹妹可曾读书?”时,她便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在这一部分黛玉的敏感脆弱已初见端倪,比如因惹得宝玉摔玉而伤心自责。其实黛玉进贾府时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娇弱小姑娘,已遍尝了寄人篱下的辛酸。
贾母: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她溺爱孙儿宝玉,处处袒护他。当黛玉来到贾府,“她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可见她对外孙女的疼爱,后来从她对黛玉的各种照顾中可见出她的慈爱。
王熙凤:这一回中人物的出场各各不一,王熙凤的出场最是特别,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式”出场。这可见她在贾府中的显赫地位。又通过穿着、外貌的描写及贾母的介绍展现了她的雍容华贵、容貌美丽、性格泼辣。从她对黛玉说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可见出她的阿谀奉承,此言可谓“一石三鸟”,既奉承了贾母,还不忘夸赞在场的贾氏三姊妹,当然还有黛玉。从她的一哭一笑,可见出她的圆滑虚伪。从她后面为黛玉安排住处和发放月钱等事宜可见她的八面玲珑和能干。一个十七岁的人,能够如此精明老练,实在也是令人惊叹。
贾宝玉:宝玉的出场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式的。在宝玉正式出场前,黛玉已从侧面了解了这个表兄,一是去拜见二舅舅时听舅母说的“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二是宝玉从外面回来,黛玉只见到一眼,有个外表的印象,第三次是宝玉换了装束两人正式相见,通过宝玉与黛玉的对话,给黛玉赠字“颦颦”,“摔玉”等行为,可见出他的率真任性、叛逆等性格。
四.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总是美好的,何况是有宿缘的宝黛。黛玉见宝玉,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见黛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两人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纠缠一生的爱恨离别、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