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序〕
清晨的太阳还在酣睡,天空居然下起了小雨,早起的鸟儿在这林立的高楼间寂静无声……
小家伙却早早地踢开了空调被,不知何时坐了起来,用手拍打着熟睡的我,嘴里喊着爸爸。这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口音让我每天都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惬意里,让我感受到这疲劳中的幸福与快乐!让我领略了幸福里的腰酸和困乏!揉揉没睡醒的双眼,心里闪过一阵“恼怒”:每天需要这么早起的吗?我的小乖乖,多睡一会儿是老爸长久以来的奢望。
〔回忆也是种美〕
回想这四百五十多个日子,小家伙早起已成了习惯,晚睡亦是常事。摊上这么一个晚睡早起的宝贝,也只能慢慢融入并加以习惯。 小家伙早上醒来,要么哭着喊爸爸或妈妈,眼泪涟涟;要么开开心心的在床上“辗转反侧”,独自叽叽歪歪说着婴儿语。多数的时候,是给爸妈一个饱满而甜甜的微笑,小手指划着房间里的物什,向我们询问着什么。如果说对了他的意,或开心微笑或拍小手,说不对他的意,他会继续咿咿呀呀指指点点,直到说合他的意才作罢。
〔成长里的美〕
时间无语的流淌,平凡而又悄悄地来到了2017年7月份。不经意间,孩子也快十五个月大了:小家伙体重从3.35千克到12千克;身高从50公分到75公分;皮肤从黝黑到稍白;语言从咿咿呀呀到个别词句……其间的成长,有幸他的老爸老妈都一一看在眼里,有幸很多时刻都生活在一起。珍惜着这一分一秒的相聚时光,享受着这白天夜晚的快乐温馨。只是因为不想待孩子大了,有了他的生活空间,而父母却留下遗憾。所以选择从日初到日落,从夜幕降临到黎明初现,都有孩子的点滴成长在相伴,如此甚好!
〔淘气与可爱〕
小家伙有时很淘气。每天喂饭是大人最为烦恼的时候,第一勺最难入其口。他不爱吃饭,也不爱零食,只爱喝点菜汤和牛奶。睡觉亦是大人头疼之事:小点的时候需要抱在手里晃悠着才入眠,常常半夜醒来接着晃悠。大一点,休息稍微转好,也经常需要在手推车里推着并轻唱儿歌或朗颂唐诗,才能香香入睡。出门玩耍,不爱坐车不爱抱,喜欢由着他牵着手到处乱跑,向前走二步,停一停,再向后退四五步,更甚者原地打圈转,转得他心花怒放,却转得他老爸老妈老眼昏花摇摇欲倒。小家伙常不走寻常路,爬高,窜低,走草丛;玩石子,摸泥巴,踩蚂蚁。看见垃圾桶,兴奋开怀,嘴巴直语桶,桶,桶,一手捂其鼻,意思臭和脏。瞧见挖土机,咧嘴大笑,语出挖,挖,挖,一手拍胸亦爱又害怕;遇见下水道,激动不已,亦说道,道,道,或捂鼻嘴或弯腰……腰酸,腿麻,人困神乏心却无瑕,陪孩子走一段路,散一次步,抵得上一次大汗淋漓的锻炼。
〔唠叨和欣慰〕
小家伙快十五个月了,还不敢独自行走。偶尔也放手走上几步,但只是片刻。不会独自行走吧,他却不安生,自已还常要推着车,或手拿扫帚、灰铲到处跑。遇到水坑想去踩,遇到窟窿用手扣,遇到草丛要去踏……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小家伙喜欢摸墙壁上的插座。而很开心的事,莫过于小家伙能认数和称呼亲人了。认数:数字当中偏爱8,看见所有阿拉伯数字都读8,怎么纠正也是枉然。识人:会喊爸爸妈妈、爹爹奶奶,公公婆婆、哥哥。然而在普通话刚达二乙的老爸影响下,小家伙嘴里也时常冒出马牙土话:告告,壳,哟,稚嫩的语气好玩又可笑。
〔我的暑假生活模式〕
宝妈也与时俱进,随波逐流,加入了那人多的像米一样的学车大军。在我和孩子还在甜睡时,悄然地做好饭菜,打扫好卫生,又悄无声息地出了门。于是乎每天上午也顺理成章地接手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带儿子。每天起床,小家伙的嗽洗便由我来落实,这点小家伙一般比较配合,可能他已习惯。洗后的喂食却一直没那么顺畅,需要经过一番战斗式的“格斗”或孩子老爸无奈的放弃而告终。接下来出门玩耍是格外的给面子,一路指指划划,要其笑他会哈哈,要其唱歌他会哼几个他自己会懂的词。只要不下雨,早上出门第一回,必有一两个小时。如果下雨,也不放弃不忘记,撑伞继续。一天下来,出门玩耍不下七八次。中午休息的一个多小时,让我感觉是全白天最美好的时刻。
〔两种互补的方式〕
宝妈最爱把宝贝往人多的地方抱,希望练其胆量,盼其勇敢,口才渐佳为好。而我,则喜欢和孩子走在幽静的道路上。看看风光,享受幽静的美,感受宁静的孤独与长长的耐心。不论宝贝喜欢哪一种,至少都快乐着。
〔思绪飞扬〕
与孩子聆听过蛙鸣阵阵,闻过乡间的茶香,稻花飘香,在曲径通幽的山间公路欢笑,在山水间呼吸,每一天都那么新鲜。与孩子赏过小城里灯火阑珊,看过城市的月亮,高楼林立,在琳琅满目的小城商店笑语,在城市间呼吸,每一天都这么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