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从小就和李先生水火不容,两个人一样的牛脾气,谁也不能退一步。但他给了我生命,我得叫他一声“爸爸”,我得尊敬他爱戴他让着他。
我从小就不是他的小棉袄,他也没把我当成过上辈子的小情人。
我从小就不乖,上房揭瓦、撩猫逗狗一样也没误。
他对我骂、抽、打、踹同样也是一样不落。
我从小不爱学习,他偏爱古诗,每天一首地检查,错了忘了都会打。
李先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他崇拜中国古文化,一心继承古文化的各种精髓,最看重的就是孝道。
他把“百善孝为先”尊为圣明,他严格执行,并要求我们也这么做,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不许我叫他“李先生”。
我不听,偷偷叫。
我妈脾气也犟,她也会打我,但我上了初中她就再没打过我。我爸可不是,他管你几岁,错了就打,打了顶嘴?再打!
我高三的时候,过年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玩。我和我弟抢电脑,我个暴脾气一上来直接给了我弟脑袋瓜一巴掌。刚打完,手掌心还热乎着呢,我脑袋上也挨了一巴掌。
我都高三了啊!我这么大不要面子的啊!那么多人看着呢啊!
于是我暴脾气一上头,我,我就……我就哭了!
一甩门躲进了屋子里,我妈怎么劝我都不管用。
之后的几个月,直到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大学,我都没再理过他。任凭他偶尔持续性的放下身段“讨好”我,我都不理他到不屑一顾的地步。
上了大学,我开始想家,开始想妈,也开始想他。思念就像薄荷草,一旦扎了根就开始疯长,整颗心都被它铺满,血液里都弥漫着凉透了的酸爽的味道。
孤身一人在外,闲着无聊的时候我会认真看看自己的这前二十年,回忆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我越来越明白他,也越来越明白我干了什么——这二十年无理取闹的疯狂岁月,我硬生生地把所有的美好与爱掰扯撕碎,彻彻底底。
寒假回家,他来火车站接我。我憋了几个月的别别扭扭,在看到他一脸欣喜的笑容时瞬间土崩瓦解。
我们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自然而然地说着这几个月的大事小事,像和平相处的父女,或者,更像朋友。
2.
舍友星星作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小棉袄,一直以关心父亲为己任,劝父亲不要多喝酒不要多抽烟。
一次回家,她返校之后就哭了。
她说,父亲这么些年为了她和姐姐付出了太多,自己却连一口酒都不准父亲喝。
回家的时候,姐姐带了一瓶好酒,星星有点不满。但当她看到父亲像抚摸自己最爱的宝贝一样抚摸着酒瓶时的表情,她就心疼了。
她说,现在只希望父亲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不必太为她们操劳,不必小心到一口酒都不能喝。
其实,人生在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他们的思想态度都不一样。但作为父亲,他们对儿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或深或浅,他们都一直坚持用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力度维护着这份爱,或小心翼翼或无比霸道地用一些小小的行为让儿女保持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
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男人,他们是父亲!
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不求我们用自己的命去爱他,只愿我们做个好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