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5月8日,通过礼部初选的文天祥等学子,终于进入科考的最后一关,殿试。
这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及进士的选拔了。
集英殿里,文天祥他们面对的是一份题目长达586字的试题,这总的意思就是在问你这样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灾害不断、民生困苦、人才缺乏、士风浮华、财政困难、兵力薄弱、盗贼纵横、边境不安、外侮深重?
你如何看?有何良法?
这无疑就是一场实务能力的综合考察了,没点真章玩不来,有真章没胆量说也不行,文天祥不假思索,连草稿都不用,一气写下了一万多字的策论。
刚刚21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再加文天祥忧国忧民,自小就立志为忠臣豪杰,所以他这篇文章是毫不客气的。
他起首就是:“臣闻天变之来,民怨招之也;人才之乏,士习盅之地也;兵力之弱,国计屈之也;虏寇之警,盗贼因也。”足以把人惊出一身冷汗。
接下来他就一一分析。
天灾人祸不断,既然是民怨招之,那当然就得说民怨之来。皇帝以下,各级官吏都横征暴敛,不管百姓死活,民怎能不困,不怨?
“东南民力竭矣。”文天祥直言不讳,毫无粉饰。
文天祥起首就是如此,那国家忧患重重之下,士人多争名逐利,朝廷多任用非人,大臣多堕落腐化,国家财政多因为君臣贵族开支奢靡,等等这些话,他当然就更不怕多说。
外侮内乱也都是这些招致的啊,所以要纾民困、淳士风、节国用、严肃纲纪、整饬吏治、任用正士、奖励直言。文天祥甚至还在策论中直接诘问皇帝的若干不当举动呢,言辞尖锐泼辣。
从皇帝到大臣,文天祥都指责了一番,得罪遍了,而当时的理宗皇帝也早已失去中兴之心,恰是问题的主要制造者,那么这样一篇犯上的文章,这样一个逆鳞的文天祥,为什么最终还会被取为状元第一呢?
我们先说说主考那边的情况。
当时的主考官是南宋著名的学者王应麟,这篇文章首先是他看好的。王应麟本来就想把文天祥列为第一,但是这事却遭到其他主考一致反对。
这样的话大家当然都不爱听,而且大家也怕皇帝发怒。
于是双方最后只好折中,将文天祥取为第七。
考官们初选之后,按照惯例,这是要经过皇帝钦定的,谁知道宋理宗一篇篇审过之后,却非常兴奋,说,妙妙妙,这文章切中时弊,实在是太好了,国事的确都是被一些糊涂官吏搞坏的!他一点没看到自己。
当时的南宋已经如强弩之末,人言纷纷,都在找罪魁祸首,宋理宗立刻从中看到了一群替罪羊,这是其一。
其二,宋理宗当初既然有中兴之志,当然也希望能有所改变,最重要的是,他希望用文天祥来装点门面,缓和矛盾,让人们越发认为皇帝是好的,问题都在大臣那里。
其三,其时王应麟也在推波助澜,皇帝您实在是太有眼光了,我为您得到这样的奇才而恭贺,为国家得到这样的奇才而庆幸。
而这之后,当理宗皇帝打开密封条,一见“文天祥”三个字时,就更喜不自胜。
皇帝说,天之祥,大宋之瑞也,这是好兆头,王应麟说,我等有眼无珠,不识金玉,罪该万死!于是这事就立马成了定局。
文天祥文章中所言,理宗其实一条都没有实行,文天祥甚至在其后不久,即因为弹劾奸臣被罢官,所以说,文天祥其实从一遇到这个叶公好龙的理宗,其结局就已经定下了。
不过有一点是必须认真说明的,文天祥绝不像知乎上某语文老师说的那样,只知道写诗、写诗、写诗,他可是儒家精神、军政实务能力通通具备的,设若生而逢时,他一定是一代贤相,完全不必仅靠硬骨忠烈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