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回来啦》,直接把我给唱哭了,还连续听了三遍。
海外党,除非和父母同住,否则很难每年和父母一起过年。
001 探亲
去年中秋节回娘家探亲,刚好又在行前报名参加了九期行动营。
探亲只有两周,加上诸多事情,每天能陪伴老妈聊天的时间并不多。
我那八十多岁的母亲,只要见到我和女儿能吃饱睡足,她老人家就很开心。
见我忙着读书打卡输入输出的,总是催我吃东西或是去休息,就怕我营养和睡眠不足。
母亲说的是山东腔方言,女儿说的是台湾腔中文,虽然彼此不是百分百能理解,但是老和少都很开心。
年轻人难免会滑滑手机刷刷朋友圈,我老妈就在旁边看着自己不常见到的外孙女,不时地递上好吃的……
002 体贴
我父亲在七年前因病过世,母亲婉拒搬去哥姐家同住,因为担心会给儿子媳妇,或是给女儿女婿增加负担。
老妈说,只要她还能自己洗衣和做饭,就不打算搬去孩子们家住,不能让孩子下班回来还要想着照顾她。
感谢上天的恩典!母亲虽然听力和视力都有些退化,但是每次打电话给她老人家,听到妈妈底气十足的声音,就特别温暖和安心。
我爸妈都是很体贴儿女的父母。
父亲在世时,知道我们(彼时)在新西兰有负债,一直告诉我们不需要常回去探亲。
父亲去世后,妈妈也叫我不要每年回去,希望我们把钱存起来,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003 母爱
去年探亲回程前,妈妈坚持要从三楼走下来,送我和女儿坐上车。
我抱了抱妈妈告诉她老人家,明年再回来看她,老妈开心地点点头。
上了车,我就不停地流泪,为妈妈多年的体贴和坚强。
我外婆过世那一年,妈妈送走外婆回家常常垂泪,说自己没有妈妈了。
那时,我还小不懂得妈妈的感受。
直到数年前,我抑郁症时失眠没有胃口,人一天天消瘦。
我女儿担心到有一天不去上学,专门留在家陪我,那时我才明白: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一切。
于是,我告诉自己:你不能倒下去!你还有妈妈,你还有女儿。她们,比任何人都需要你。
004 娘家
父母都是比较节俭的老一辈,父亲在世时,自己不舍得花钱,也不要我们花太多钱为父母。
父亲过世后,我会定期从台湾买信任的健康食品,请朋友转寄给母亲。
老人家一开始还不舍得吃,叫我不要再花钱了。
但是我告诉老妈说:妈妈健康,我才放心。
老妈很有智慧,她告诉我说:
“放心吧!妈妈一定好好活着。我在,你和你姐才有娘家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