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孟子》【174】

2016-09-06 华杉

尽心知性,事天立命,我只是尽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只是修身养性,静候佳音。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这一段,要结合《中庸》开篇第一句来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命,是命令。天命,是上天给的命令。天命就是性,就是天性。对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来说,是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于生命体来说,就是他她它的基因。

尽心,尽,是完全,是充满。就像中医说,身体是最好的药。你自己的心里,也拥有一切善良和智慧,要在自己的心里找。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你在自己心里找,尽心了,找到良知良能,就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天性,找到了人的本性。找到了人的本性,天命之谓性,本性就是天命,就知天了。

我们平时做一件事情,完成领导交办的一项任务,没有办成,说自己“尽力”了。尽力了,怎么还是没办成呢?多半是没有“尽心”,如果尽心去办,就能找到智慧本能,找到创意,找到办法,这就是尽心尽力。尽力只是下苦力,尽心就有创造力。

朱熹注解说,尽心就是穷理,知性就是知其理之所出。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存心养性,就是《大学》里讲的正心诚意。心是天君,性是天命,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学问之道,就是把那放逸的心,拿回来,学问之道,就是正心。

张居正说:“君子之道,以格物致知为入门,尤其重要在于尽心尽力去践行,心固然是尽了,但还害怕它出入无常,所以要操而存之,使之一动一静,都正正的在这胸腔里面,不夺于外物所诱。”这就是正心。存心即正心。

又说:“性固然是知了,但又担心自己的作为伤害了它,所以顺而养之,使事事物物,常循其自然之理,而不涉于矫揉之失。君子存养之功,交致甚密,为什么呢?因为心为天君,性为天命,这心性,是上天交给我的。我如果放逸其心,戕贼其性,那就是慢天亵天,不是事天了。所以操存此心,就是奉养我的天君,不敢违越。顺养此性,就是保我天命,而不敢失坠,就像上帝日日在面前一样,这不就是事天吗。能事天,则意诚心正,做什么事,就能成全功。”

不仅要成功,而且是成全功,这就是正心诚意,存心养性的功力。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人生际遇,无非死生祸福。超越祸福是一种境界,看透生死,那又是一番境界。夭寿不二,无论寿命长短,都不改变态度。修身养性,等待死亡;安身立命,事天以终身。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境界,说什么功名利禄,我已经超越了死亡恐惧。在夭寿之间,都已经看得如此透彻。修身之功,已经持守得如此坚定。那天赋与我的,浑然全备,一点损伤都没有。幸而得长寿,则好德考终。不幸而早夭,也顺受天命。

尽心知性,事天立命,我只是尽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只是修身养性,静候佳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尽心知性,事天立命,我只是尽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只是修身养性,静候佳音。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
    华杉2009阅读 988评论 1 1
  • 知命,是守自己的正命,不处危地而自取覆亡之祸。你走在自己的正道,无论吉凶,都是正命。如果犯罪而死,就不是正命,是死...
    华杉2009阅读 1,912评论 3 8
  • 走过花季,迎来青春萌动的雨季…… 18岁,一个吉祥的数字,一段放飞青春梦想的新的征程! 18岁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
    文若男阅读 709评论 1 11
  • 妈妈,您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八年了。平时,不敢安静下来想您,因为,会不自觉地泪崩……今天,泪崩就泪崩吧,想要把这个安静...
    沧海一粟15阅读 662评论 1 1
  • 這些年我學著不再在意某些事情,自己脾氣太好老是被欺負,你以為做錯後隨便說幾句話,就沒事了嗎?一而再,再而三。我承認...
    菽禾阅读 2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