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好了忍饥挨饿十年的准备了吗?而且在这十年当中,干各种做牛做马的工作,忍受各种回绝、遗弃和挫折?……如果这样过了十年,你还在写作,你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作家。”
这是卡佛的写作老师对他说过的话,最终也成为了他的人生写照。纵观他的一生,大多处于困窘和混乱之中。他从小生长在美国下层阶级,食物和爱都是稀缺品。他16岁辍学打零工,17岁与玛丽安相识,结婚生子,支付不完的生活账单,在家庭、工作和写作间游走,在压力与责任之间疲于奔命。
他是诚实的。卡佛勇于坦露自己,将自己的真实经历融入小说里。他不是用天赋来写作,而是在用自己亲历的痛苦写作,如传说中的荆棘鸟,把自己钉在最长最尖的荆刺上,在疼痛中歌唱。
我深深感恩今天开启本周新的阅读之旅——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作品《大教堂》。感恩阿谷君领读,我们了解了卡佛一生的经历,他不是关注苦难,而是在亲历痛苦,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作。
如文中所说:他的一生都在穿越一条很长的隧道,湿漉漉的,昏暗的,甚至是失败的,龌龊的。偶尔有光亮,但很快又再次陷入黑暗。诚实地面对自己。永不放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