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你听下两个小朋友吹牛就能明白啦。只是,很多人吹牛的水准一直停留在本能阶段,所以总会出现吹牛吹爆了的尴尬事情。
美国作家Peggy Klaus写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书名叫《避免牛皮吹爆的“吹牛”艺术》,在书中,她指出了在吹牛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醒着人们要学习吹牛这门技术,而且还要把吹牛吹得更艺术一些。
1、吹牛一定要分场合
原则:如果你在某些场合,更想要被他人喜欢,而不是被他人佩服或是印象深刻,就尽量不要吹牛;如果你在某些场合,更需要被他人佩服或是印象深刻,而不是更需要被他人喜欢,你就可以选择吹牛。
不适合吹牛的场合:和朋友们交谈时;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会;和别人初次约会或见面的饭局上;过年回家时在亲戚之间的聚会上;见女朋友家长时……
适合吹牛的场合:参加选拔比赛;岗位应聘时;售卖自己的东西时;政治家的宣讲;公开演讲时……
2、受众对象不同吹牛的方式也不同
如果是面对一群观念开放的人,合理自夸是好事;而面对一群观念保守的人,字块就有可能不是好事。
一定程度上,这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物,给一群无聊的中年人演讲时,通常较少吹牛,而去到大学里演讲时,就兴致盎然地吹一会儿,这是非常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不是因为大学生好糊弄,而是因为大学生观念比中年人开放。
3、吹牛要考虑文化差异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都会造成接受度的不同。
这点在东西方很是明显,过去的中国人别说自夸,连被人夸都觉得不好意思。
我们得好好向那些“脸皮厚”的民族学习。
4、吹牛时要注意语气
公众表达时,尽量不要严肃地自夸,幽默的、开玩笑的语气吹牛,通常更容易被接受,更不容易引起反感。但即便是开玩笑的语气,也不能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5、吹牛时切忌撒谎
所有的吹牛里,最恶劣的就是用撒谎的方式来吹牛。它玷污了吹牛的良好声誉。
6、吹牛是切忌和别人做比较
和他人做比较,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和他人作比较,即使你的比较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事实,也有较大概率引起公众的方案,属于高风险的做法。
7、吹牛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手艺
跟任何一种技能一样,精彩的吹牛也是需要反复练习和打磨的,天分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一个只吹过一百次牛的人,和一个吹过上千次牛的人,演讲时的观赏性完全没法比。
8、吹牛要引用第三方数据或评论
如果你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第三方机构的评论认可或数据,不要扭扭捏捏,把他们大大方方地拿出来分享和吹嘘一下。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合理吹牛意味着自己对自己进行充分的自我表扬,在合适的场合中,这是在释放一种强烈的正面信号,这是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
让我们一起修炼吹牛这门技术吧。
感谢:《得到》“罗永浩的创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