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追赵露思和吴磊的《星汉灿烂》。
在故事之初,很愤怒女主母亲对待女主的行。十多年不养不教,一回来就行使严厉母亲的权利,不仅如此,还对自己孩子恶意揣度,对别人的孩子却万般疼爱。
别说女主心里的不平衡,就连我们这些追剧的人都看着心疼。好在跟女主“争”母爱的姊姐没有什么坏心思,也有哥哥们和父亲都疼爱和偏袒她。
但回归到女主的家庭教育上,亲生母亲对女主的冷漠无情和针对,更是在侧面说明了这个妈妈的有仇必报性格。
一直跟二房妯娌合不来,加上女儿帮着二房一起坑了自己,所以她万般嫌弃女主的任性和小聪明,对此,总是对女主严加管教,在血缘关系上,俩人是亲母亲,但实际上却是成了自己和二房的斗争的牺牲品。
当年夫妻俩临时受命上战场,女主母亲选择带走哥哥,留下自己给姑母照顾,其实就是不想留下儿子给二房认亲。
后来休了二房,女主母亲万般疼惜二房的亲生女儿,会夸她懂事温柔,会竭尽全力教她打理家庭内务,会指导她看书学知识,还会在灯会上当着自己亲生女儿的面给她挑选簪子。
如果半道儿追剧,一定会觉得她们俩才是母女。
相反,在对待亲生女儿时,她嘴里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女儿,总觉得自己女儿哪哪都不行,爱惹事、闯祸,不爱读书,心眼子还多,甚至拿出了自己练兵的那一套,来对付女儿。
亲妈做到这份上,也是很绝,这也是弹幕里大家吐槽的点。旁观者清,所以大家很迷女主母亲区别对待两个孩子的偏心眼行为。
她说她要好好教育女主,她教育了什么?严厉地要求她读书认字,但也知道她不爱。从两姐妹的年龄上看,都是即将待婚配的年纪,她夸姊姐时说,“这才是未婚女娘该有的样子。”
说到底她强制突击女主读书认字,不过是为了家族脸面,不能程家女不识字,不识人间大义,所以她的目的不是出于爱。
在最需要疼爱的时候没有被疼爱,后来就不会要了,与孩子相处是门学问,很显然女主母亲不懂且不愿会。
02
一开始,其实挺佩服女主母亲的。
女主父亲征战凯旋,十几年未见归乡,不是急冲冲地跑去见老娘,而是先去给自己的夫人买她最喜欢吃的糕点。
除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体贴温柔偏爱的丈夫外,还让我们看到了女主母亲的御夫之术高超。
从老娘的口中得知,女主母亲是二嫁其父。在古代这样的女人是没有太大的婚恋市场的,但在女主父亲看来,却珍视如宝,且死心塌地。
如果说女主母亲没有点手段,在大男子主义的年代,很难看到一个男人心甘情愿地当个耙耳朵。
在处理夫妻相处问题上,面对家里老太太对自己的不满意,挑剔,女主母亲从不辩驳,反而是人前给足尊重,就连对付二房都会在老公和婆婆面前给足对方体面。
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面对丈夫提出她对孩子太过于苛刻的时候,她直接撂挑子,没有责备丈夫对孩子的溺爱,而是就关键问题做责任推脱。此时丈夫不仅不会过多干涉她的教育,还会直接闭嘴,没有不认同,也没有埋怨,还得到了丈夫的尊重。
对比之下,二房妯娌对自己的丈夫则是口出恶语,贬低对方的窝囊,否定对方读书的天赋和兴趣,不仅如此,还连带牵扯辱骂女儿。她所有的愤怒其实都是自己找的,但却不从自身找原因,把问题都推脱归咎于丈夫的残疾无能、女儿的怯懦。
如此强势的女人,却生在了一个一心想着靠男人的年代,注定最后的人生有了被休的命运。
都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除却女主母亲被父亲的宠爱,还有三房妯娌被丈夫的疼爱。相比之下,俩人都温柔、拎得清且明事理。
03
电视剧还在追,关于女主的感情,在剧透里我看到了有人说女主被男主鉴定地选择过。我说被抛弃过的人,后来选择的都是偏爱。
从屡次被亲生母亲误解,女主便对其不再抱有母爱的幻想,也收起了玻璃心。比起被误解的难过,会在三婶婶答应去看灯会后瞬间扫空不开心。
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了失望,这是女主在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上,做出的应对。这种态度放在现在的我们身上同样受用。
我们都是变色龙,感受着身边人的善意和恶意,没有所谓的强行融入一个陌生的圈子,反而是选择舒服做自己。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像女主没办法让母亲对自己温柔一样,所以选择放弃,也选择放过自己。
夫妻相处,信任和尊重为首,幸福的婚姻关系,一定是彼此之间你值得我嫁,我值得你娶。其次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比起严厉,被爱才是让孩子自信且善良的动力源泉。
比起别人家的孩子,能把目光转移到自家孩子身上,多一些关爱,和鼓励比无限打压来得更有用些。所以我们知道,后来的女主自信大方,这些都是因为父亲哥哥们还有追求者们的偏爱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