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道家老子的善恶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道德经》)
为什么美与恶相对,善却没有其对立面,仅仅只有不善?
美,从羊,有顺从之意;恶,有过失。如果说顺应道(规律)为美,那么没有顺应道就称之为恶了。
再来看善,也从羊,也有顺从的意思。我理解为完完全全的顺应天道,才能称之为善。百分之百的美才是善,其余皆为不善。完美是善,而完美是没有对立面的,只有程度的区别,所以称之不善。不善不是恶,只是不够完美。
所以在老子看来,善恶不是一对。没有顺应天道为恶,顺应天道为美,完美为善。
再看佛学:佛教常劝人行善,要与人为善,所以佛称向佛之人为善男善女。
在《金刚经》中,与善相对的是罪,称为善根、罪业。
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罪是对错之错,是行为;而恶是好坏之坏,是结果。先世之人做错了事,使现世之人得到坏的结果。但是先世之人也有做正确的,做正确的就称之为善,为后世之人打下了善的根基。种善根得善果。
所以佛教的善是指正确的行为与好的结果。业是罪恶之源,佛教的业简单理解是一种执着,也称着相。而弃业就是从善。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相反的善恶观点,在佛看来都是执念,是业,是不善。自私作恶是业,行侠仗义还是业,对爱的执着亦是业。所以爱别离是苦,因为爱也是执念,是业。
放下是善,不着于相是善!
最后看儒家。儒家不讲善,儒家讲仁,讲义,讲礼,讲信……
如果纯以好坏对错论善恶,那么儒家提倡的基本都是善,而儒家反对的基本都可以称之为恶。
战争为恶,攻击为恶。所以儒家讲和平,和谐,讲有序;儒家还讲恕,讲不争,讲谦让。
自私为恶、无私为善。所以儒家讲义,讲仁,讲忠信;也讲孝讲悌。儒家不讲利,不争利。
说博爱为大善。儒家的圣人仁者,就是博爱之致善!
所以,几千年来,我们劳苦大众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致深!
我的理解:不能跟先哲并论,只谈对先哲思想的思考理解,对错与否,是仅供参考的一家之言。
善,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善就是一种状态,一种完美的状态,善作完善解。
善,如果用于评定人的心性,儒之圣、释之佛、道之若水,现代人讲的自我实现,都是善,是一种人性的完美状态。
善,如何择善从善?儒从慈、孝开始,学礼修仁而成圣得善;道讲无为得善;佛最强,置之死地而后生,把什么都放下了,然后就成就完美。所以佛之涅槃有重生的意思在里面。
我个人理解善为完善(道),修善靠放下执念(佛),处世讲仁义(儒)。
执念是不顺从,是过失,是恶;仁义是顺从,是美。
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