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成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非生而成人也,然何以成者,唯有学习。
学,意为通过向他人请教、阅读、探讨等方式获取知识或经验。古有贤者云:“不学,墙面也,莅事惟烦。”学习便是立世之根,而成人,为秋之硕果。唯有用心浇灌其根,方可结出华实。
在我看来,学习分为三重境界,层层递进,促进成人。第一重境界为学习生存方式。人出生于社会之中,其生存技能并非与生俱来,而学习生存技能、方式便是学习的最根本的地基。何谓?试想,若是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那又谈何做人?更谈何成人?
第二重境界·,便是学习知识文化。“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非生而圣贤者,孰能无过?”然,学者,不迁怒,不贰过。知识给予人对社会的最基础认知,引领人形成最初的价值观念,它使人能有效地对问题做出解决,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其他人融洽相处。仲尼师郯子、苌弘、师蘘、老聃,汇聚他们的学识结合自己的思想,最终形成的是传承至今的儒家学术,此为人价值观念及思想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而思想精神恰是人的独特之处,学习对于思想方面的升华,就体现在了其第三重境界。
这第三重境界,便为学的最高境界——对人精神品性的塑造。人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体,然,就肉身而言,人在自然中并不占优势。人为万物之灵长追溯起源,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而学习,便是对思想精神的升华。孟子曰:“人有四心,其为是非、善美、恻隐、羞恶。”意在指人天生具备这四种心理,称为天性,更有贤者云:“人之初,性本恶。”将之对应至孟子的四心说,指的便是人的羞恶之心。而此刻,学习的主要作用在于“立德、养性”,也就是说,相比于第二重境界,学习不应止步于读书以博学晓世事,即使知识渊博,若无人品,不足以成人。举个例子,毒品是我们深恶痛绝的祸害,但其制造者,各个都是化学方面的顶尖人才,如此看来,他们的知识虽是渊博,但他们这种对社会巨大损害的人,又怎么能算得上成人呢?可见人之所以为人,非徒利其学识,其本质属其品性精神尔。学习不仅仅是处世的工具,更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深掘,是人性的哲学。
夫习肉体之技能者,为兽;博学能晓世事者,似人;然德性具备通晦明之事者,可谓成人。学习,成就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