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2.5.3学贯中西的大师之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陈寅恪

2.5.3学贯中西的大师之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陈寅恪


小武沏了一杯新茶、递给八角,一边道:“在我的感觉之中,清末民国的大师好像基本都是研究国学的。那么从近代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对于中国做学问之人,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八角呷了一口茶,笑道:“谁说大师都是研究国学的?当年清华大学的罗家伦强行终止了语言学院和国学研究院,然后重组院系,就是因为对此研究方向有看法。当时国学研究院排头的教授陈寅恪,虽然开始时有些抗拒,但终究还是改变了研究习惯,到新成立的历史、中文、哲学三系去担任教授。”


小武惊讶道:“陈寅恪(Ke)?这可是公认的大师啊?不过只听说他学识渊博,其实不甚了解。你给我说说?”


八角捋须点头道:“上周我介绍了三个学贯中西的西方大师,今天本来我也要介绍三个学贯中西的中国大师。这陈寅恪正好就是其中之一,也许能给你一些中国本土启蒙教育方面的启示。”


“说起陈寅恪呢,就不能不先提他的家世。他不是从一个没有基础的家族里出来的,所以还是把他家三代一起介绍吧。刚才在俞明震、曾国藩等家族的关系图里,你应该已经看到:他的祖父是陈宝箴(Zhen),父亲是陈三立,并且在关系网中、同他最要好的亲戚是表弟俞大维(中国军工之父)。”


小武好奇道:“这几个人我都不熟悉。”


八角呵呵笑道:“陈家祖籍在江西九江。陈宝箴曾担任过湖南巡抚,并且属于维新派的大臣。而陈三立是维新四公子之一(谭嗣同、陈三立、丁惠康、吴保初),也在同光诗人中自成一家(同光指同治、光绪年间)。”


“但是在光绪皇帝维新运动失败后,陈宝箴受到牵连,先是‘罢官永不录用’,后来慈禧又暗地派人追到南京家中将其赐死。事后陈家对此事绝口不提,陈三立也从此不愿出仕,平日作诗自娱。后来泰戈尔访华经过南京的时候,还专门让徐志摩将自己写的诗转送给 ‘中国最后一个旧体诗人’陈三立,请其指正。”


小武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陈家不是在江西的吗?怎么又在南京呢?”


八角捋须道:“自维新失败后,陈家原本迁回了九江老家。不过因为绍兴俞家已经有很多人迁居了南京,为了同亲家们住在附近、长短可以照应,于是九江陈家也搬来了南京。再者南京、九江都在长江边上,陈家在九江边、庐山上仍置有别墅,要想回去避暑度假,水路交通依然是十分便利的。”


小武叹道:“好吧,一听就是有钱人家的生活。”


八角嘿嘿一笑,道:“有个关于陈三立的趣事:说他有一天独自逛庐山看风景,走远了也累了,正好碰上一部空黄包车,便拦下坐车回家。等回到家门口,车夫伸手要钱,他便从口袋摸出两个铜板打发,但是车夫用土话不停嚷嚷,意思是钱不够。陈三立又摸了下口袋,正好找到一块银元,但给出了后、车夫仍是絮絮叨叨。于是陈三立不再理会,抬腿就进了家门,车夫差点追进去、却又不敢,在别墅之外继续叫嚷。”


“在门内陈三立碰到家人就说,这里的车夫实在可恶、吵嚷个不休,给钱少了要吵,多了还是要吵。家人又跑出去一问,原来车夫是说:一块银元我实在找不开。于是家人就给了些许零钱,够了车费,然后取回银元方才作罢。其实,陈三立根本也就没打算要对方找钱。”


小武皱眉摇头道:“这个陈三立真是个‘公子’,不但对钱财没有多少的概念,也不会同底层人民沟通哟。估计他家平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呀!”


八角笑道:“所以说家学渊源---后来陈寅恪去国外留学的时候,多半都是自费,而且毫不在意参加考试、获得学分,也不想按时毕业和取得学位---这些都是其它留学生极其看重的事情。”


小武汗道:“那么他没拿到什么文凭,对吗?”


图表 3中国留学生陈寅恪小像

图表 3中国留学生陈寅恪小像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点了点头,道:“在这一点上,他跟相伴出国留学七年的表弟俞大维很不一样。1918年,两人一起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陈寅恪在那里学习了梵文和巴利文(古印缅文字),但是没有学位;而俞大维仅用了3年便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当时还没听说哪个外国来的本科生能在3年内通过哈佛大学博士答辩的。”


“后来两人又一起去德国柏林大学留学。除了德文以外,陈寅恪又学习了波斯、突厥、吐火罗等文字。同一时间,俞大维却在德国最著名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了数学论文---这也是中国人的首次,直到下一篇中国人的数学论文由华罗庚发表出来。”


小武纳闷道:“这个俞大维,才是真正的学霸呀!”


八角笑道:“世俗看起来或许如此。不过这对表兄弟之间关系非常铁,一辈子都会互相照应。比如说,在柏林期间俞大维和德国钢琴女教师谈恋爱,结果生下了长子俞扬和,婚姻却没成。陈寅恪便建议将这小婴儿交给自己的小妹陈新午来抚养---后来俞大维干脆就船上舟,同表姐陈新午结为夫妻,于是两家人又亲上加亲。”


图表 4俞大维家族部分亲属关系图

图表 4俞大维家族部分亲属关系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忽然笑道:“俞扬和?我看过他的八卦故事!因为他身处美国,已有妻子、比较成熟,所以蒋经国委托他照顾去美国留学的女儿蒋孝章。结果他竟然离婚再娶,硬是把蒋经国的女儿给照顾成了一对呀!原来最早的时候他本来是被抱养的私生子,是个中德混血儿啊!”


八角捋须笑道:“蒋经国的女儿也是中俄混血儿,跟俞大维的长子结婚也算是门当户对吧。再说了,蒋经国自己就是接替俞大维的下一任台湾国防部长呀。”


图表 5俞扬和与蒋孝章夫妇小像

图表 5俞扬和与蒋孝章夫妇小像

图片来自互联网


“当年俞大维留学归国后,很快就为政府聘用、再被派去德国采购兵器。由于学习能力超强,他很快便成为了一个弹道学专家。期间俞大维用德文写了40余本日记,并且声称在德国两年里学到的,要比在美国哈佛大学三年里学到的还要多。要知道他在哈佛,学习原则只是围绕着考试---俞大维曾经开玩笑道:‘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不玩’---平时学习很刻苦,考试时候很easy!”


小武点头笑道:“这个俞大维的学习节奏也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平时认真学习、从来不玩,那考试可能就跟玩一样轻松吧。而陈寅恪毫不在意考试,然而又很用功,估计他的学习原则大概只是‘不考不玩’这四个字吧。”


“另外我好像听说过,陈寅恪学习语言的方法似乎跟俞大维大同小异---一定用新学到的文字来做笔记。比如说,俞大维用英文、德文来做笔记;陈寅恪却用梵文、巴利文来写---这些笔记也是有许多本留存的。”


图表 6陈寅恪梵文笔记样例

图表 6陈寅恪梵文笔记样例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捋须笑道:“其后俞大维不断升官、总管兵工署,并在日本侵华时指挥了中国30余座兵工厂的西迁。他曾经自豪地说:八年抗战中,弹药(轻武器)并没有发生短少的状况,这其中他的功劳也不小。在解放战争时期,俞大维又主管交通和邮政,期间他致力发展了航空运输,使高速便捷的航空邮件得到了普及(即使民众只付了陆地的邮费,但只要飞机还装得下就可以走空运)。”


“总得来说,俞大维在世俗中混得如鱼得水。但陈寅恪却不擅长‘社会’生活,而且由父亲传下的‘名士’气,使他总显得清高而一直需要别人来照顾(虽然他的清高没有陈三立那么严重)。不过好在总是有贵人帮忙---至少俞大维和陈新午夫妇是不会看见陈寅恪遇到生活困难而袖手不管的。”


图表 7抗战胜利后陈家兄妹大团聚合影

图表 7抗战胜利后陈家兄妹大团聚合影

【1946年于南京萨家湾俞大维宅】

后排左起陈方恪(弟)、陈登恪(弟)、孔紫萸(弟妹)、陈隆恪(兄)、陈寅恪、陈康晦(妹);前排左起唐筼(妻)、陈新午(妹)、陈美延(女)、陈流求(女)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开玩笑道:“好嘛,是否生活不能自理?然则陈寅恪的学问到底如何?”


八角捋须道:“首先,陈寅恪精擅外语。据其去日本、美国、欧洲留学的情况来看,他应当比较精通日文、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等文字,此外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朝鲜文、印地文、法文、希腊文、古波斯文、希伯来文、俄文也均有不同程度涉猎 。”


小武大惊道:“好家伙,将近20门外语!这语言天赋说不定比高罗佩还要高呀!”


八角嘿嘿一笑道:“这些外语门类虽多,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好可以覆盖亚欧丝绸之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地区---对于研究沿线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也是很关键的。当陈寅恪学成归国之后,正好梁启超推荐他去清华学校任教,可是时任校长曹云祥却颇有些犹豫---因为他没有合格文凭,不符合教授聘用规范,怕不能服众。”


“然而梁启超为他解释道,由于陈寅恪学得太多,所以没有空去参加学位考试。如此,曹校长便决定让他试讲一下课程,让大学生以及其它教授去听听,看看效果如何。”


小武兴趣盎然,眼睛睁大道:“还有此事?那么陈寅恪讲了些啥?”


八角捋须道:“那是一堂公开课,陈寅恪讲的是葡萄酒的历史。这是最能体现他本领的课程:葡萄最初源于欧亚之交的巴比伦,其能流传到中国必须追溯到汉朝以前的丝绸之路、并且有两条。葡萄和葡萄酒从希伯来语区、古波斯语区向东传递,北路由中亚语区(吐火罗文)传入中国,南路由天竺语区(梵文、印地文)、缅甸语区(巴利文)传入中国。”


“陈寅恪在课堂上,将沿途各国对于葡萄酒的历史记载用不同文字一一解析并比较核对,然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你可以想象一下,涉及到这么多种冷门的外语,台下的大学生乃至旁听的教授们只能大眼瞪小眼,一个个面色如土、莫名惊诧!”


小武哈哈大笑,道:“的确只能这样!”


八角微笑道:“陈寅恪一贯说:别人会讲的我都不讲,我专讲别人都不会讲的。这就是他不同于其它教授的地方。”


小武叹道:“原来如此。他的强项即多种亚欧文字语言的能力,这是无人可以挑战的,因而就只能对他甘拜下风。”


八角捋须道:“陈寅恪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于对中国的一个重大转变时期---隋唐时代---历史的一些辨析。比如说,他不肯简单地接受隋唐史书上的一些观点,自行重新研究,并提出了‘关陇集团’的概念。”


小武惊讶道:“‘关陇集团’这个说法、是陈寅恪首先提出来的?这不就是一个与鲜卑贵族有关的高层统治集团么?从地域上看,这些隋唐世家贵族的籍贯都是关中和陇西一带,也就是陕西和甘肃等地,对吧?”


八角点了点头,道:“现在你当然很清楚这些。但是隋唐时候的史书是有一个倾向性的,相对于十六国南北朝的多民族历史而言,隋唐历史则要将鲜卑人与汉人的分别尽量从书中抹去,如此则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从这点出发,史书就不会显出、统治阶级其实都是些鲜卑贵族(虽然已经同汉人大姓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而陈寅恪就是做了一个逆向解析,通过研究当时留下来的一些证据,包括很多唐诗、家谱什么的(而不是依赖史书),来证明隋唐大量的高层官员具有某种共性---即他们都属于‘关陇集团’。”


小武想了一下,笑道:“这就好像是我们的高级程序员,拿到别人写的应用程序后,不是忙着使用,而是开始逆向解析,反编译成源代码,然而才知道别人的程序到底是怎么写的!”


八角呵呵笑道:“不错,高手就不喜欢人云亦云,而是喜欢找出根因。”


“但在我看来,这个共性本来就不难看出。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故事:唐太宗曾经问过魏征一个问题,即关东人才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而魏征答道:陛下为天下之主,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魏征的意思是,关东的人、关西的人都是大唐的子民,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一样的,没有特殊性---直接就把李世民的嘴给堵上了。”


小武大悟道:“这事儿我知道!李世民既然嘴上在问关东人才,则他心中就是以关西人才自居的。而这个关西人才集团,不就是‘关陇集团’么?”


“只不过李世民不想提起民族根源的差别(汉族还是鲜卑族),故只提出了地域的不同(关东或关西)罢了。可见当时的‘政治正确’是不准互相歧视的,但在大家的内心深处,关陇集团(关西)对平民集团(关东)的这种歧视还是挥之不去的。”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你确实明白了。然而这种尴尬和微妙的分歧、史书上是不会直说的,全在于读者自己的领悟。不过,陈寅恪正好就擅长挖掘历史证据,而且他文字功力深湛、考据严谨,所以能够还原出一些被忽视的内容,或者是故意被掩盖的内容。”


“替他出书的学生曾如此概括他的特点:‘陈老师治学,能将文、史、哲、古今、中外结合起来研究,互相发明,因而能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发现。每一个新见解、新发现,都有众多史料作根据,科学性、说服力很强,不断把史学推向前进。’”


小武若有所悟,道:“其实这种多层次、多角度比较的方法,对于那些早已经睁眼看世界的人来说,并不见得问题、见解、发现都很新奇,或许只是‘正常操作’罢了。但是对于以前所见、所学相当闭塞的清末民国之广大师生来说,也算是振聋发聩的‘启蒙’了!”


八角微笑道:“另外,陈寅恪所擅长的历史阶段,多属于王朝兴替时期、涉及多元民族文化冲突之时。他有句学术名言是:‘中国的幸运之处在于,每过几百年,当中国文化陷于停滞之时,都有胡族入侵,及时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小武讶道:“这莫非是说、陈寅恪比较认可胡族入侵中国?”


八角捋须笑道:“从文化来讲---是的。毕竟研究多元文化,比研究单一的汉族文化可有意思得多了,不然陈寅恪又何必去学那么多种中国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字?---其中很多种文字现在已经没有人在使用了。”


“然而,陈寅恪对隋唐的史观也还是有偏颇的地方。因为他认为---当时汉人的主流被‘胡化’了,而事实上的主流是---各种胡人被‘汉化’了。这个演变倾向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在南北朝和隋唐时代、进一步强化了而已。”


小武摇头道:“不明白……”


八角捻须道:“可能陈寅恪注意到,‘汉人’所写的一些唐诗里、包含了胡人的内容;却没意识到当时的广大胡人也在学习写唐诗,所以将两者混淆了。论内涵,胡人的汉化、和汉人的胡化,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事实上汉人胡化,主要并不发生在隋唐,而是发生在元朝、清朝时期。而在此前的阶段,一直是以胡人汉化为主。不过撇除这个小混淆,陈寅恪的历史观点主要还是:‘王朝兴衰无正朔,种族冲突劝融合’!应该没有偏向哪一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想做到不偏不倚却又很难。”


小武点了点头,断然道:“那是自然的!人在社会上,哪能不追求政治正确?否则岂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八角又道:“另外,陈寅恪到底读书过多、又因医疗失当,最终导致眼睛失明。抗战胜利时他原本有一次机会至英国牛津大学工作,受邀去当汉学教授---他也去了,但主要目的是到英国治疗眼睛。然而在英国诊断之后,发现无法治疗,他立即回绝了牛津的工作,又坐船去了美国。”


“于是又在美国会诊了两次,最后医生告诉他眼睛复明无望,他也是相当伤感。不过好歹也算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环球旅行,达成了乘船过巴拿马运河的心愿。最终他还是回到北平,重返清华园,继续尽力研究讲学。”


小武叹道:“精通那么多种语言文字,结果眼睛没法再看了……”


八角捋须道:“1948年底,北平即将被解放,国民政府就派专机来北平接胡适;交通部长俞大维派人捎来口信,要陈寅恪一家务必随这架飞机南下。于是乎,胡适和陈寅恪两家就飞去了南京(北平其它文化名人均被排除在外)。然而陈寅恪到了南京以后并未转去台湾,而是不久又从上海吴淞口乘船去了珠江口。这让俞大维、以及胡适、傅斯年等人十分意外。”


小武思索道:“想必陈寅恪认为自己已经盲目,别人不见得会把他怎样,就算有不好的事情他自己也无所谓了。再者他多见历史王朝兴衰,说不定也不看好台湾还能抵抗多久---所以不愿意再去台湾、陪别人折腾了。”


八角呵呵大笑道:“你现在对于陈寅恪的辨析,正如他在辨析历史。不过,可能还有个因素是他比较怕冷。之前在北京就因为冬天没钱买煤,陈寅恪曾把《圣彼德堡梵德大词典》、《巴利文藏经》、《蒙古文蒙古图志》、《突厥文字典》等最好的东方语言学书籍珍藏,全数卖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以换钱买煤取暖。”


“这次他反正离开了北京,就此全家定居岭南---从此不必买煤,随后一直待在广州中山大学教学,直到最终去世。”


小武汗道:“好吧。不过我想陈寅恪卖字典给北大,也许是因为自己眼睛不好,反正用不上了,还不如给其它人查看分享,倒不完全是因为缺钱。而岭南四季如春,又能远离纠纷,陈寅恪肯定觉得这样比去台湾要更好。”


 八角捋须点头笑道:“有人说,陈寅恪天性就要离开首都远点,从而远离政治。当南京是首都的时候,他偏要跑去北平工作(不顾众多亲戚住在南京);而当北京是首都的时候,他又偏要跑去广州工作(在中山大学)。”


小武总结道:“总得来说,我觉得陈寅恪的学术研究是第一流的;但家传骨子里的‘名士’作风,似乎让他无法‘入世’,跟象牙塔外的社会脱节。”


八角含笑道:“这确实是历史上‘名士’的我行我素风格---但此风格如果出现在大学教授的身上,倒也是得其所哉,没什么不好。”


“不过,很多时别人会利用他的这种风格来借题发挥,捆绑加入自己的政治目的。然而这些人对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和考据精神大多是不明白的---他们在称赞陈寅恪学术的时候,也往往夸错了地方。”


小武点了点头,道:“难怪此前我一直都没能搞清楚陈寅恪的情况,还是你说的比较有道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陈寅恪先生(1890年—1969年),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的书生。一生不为钱不为财,只是爱着心中那一...
    蓝沄汐阅读 875评论 0 4
  • 文 | 一樽江月 云天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926年,一个36岁既没有文凭又不出名的学者走进了清...
    江月的书妆台阅读 727评论 0 2
  • 夜莺2517阅读 127,708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876评论 1 6
  • 我是一名过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这三年里我没有恋爱,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一对儿一对儿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说呢,高...
    小娘纸阅读 3,375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