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电影里有正义使者也有反派恶魔,而李安的电影里,从来没有清晰的黑白之分。他不给观众出简单的是非选择题,他只会认认真真地用电影里隐藏的细节向你提出一个又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问题1
战争真的能带来和平和民主吗?
比利·林恩和战友深夜闯入伊拉克民宅,发现男主人藏了一把枪、一张入伍证,这让他们高度紧张:眼前的这个伊拉克男人或许是无辜的,但也有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不管如何,先抓走再说。
即便这个男人的妻子在默默流泪,他的母亲在哭喊在祈求,他的孩子因恐惧和悲伤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小男孩的眼睛被愤怒而绝望烧成了红色。
他直直看着林恩,这个带走他父亲的美国人。
这一刻,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吧。
如果这个伊拉克男人之后没有回来。
他的孩子、他的妻子、母亲在未来会不会成为复仇者,成为美国人口中杀不绝的“恐怖分子”。
李安在接受陈文茜采访时,说到为了拍这段,特地去约旦访问难民,他了解到的情况其实比电影中呈现的要严重得多。
电影中虽然有美国军人爆粗口、在证据不足情况下逮捕伊拉克人的画面,但还是比实际情况温和许多了。
在李安看来:“这是既不是士兵的错,也不是那些人的错,可是这样的事情就是会发生。
你会真的会替去搜屋的人,跟被搜屋的人这两方都感到难过,会恨那些政客,为什么他们布下了这么迷乱的局面,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李安在片中穿插了多处情节来展现战争实际效果和政客口中效果的差距——一处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这场战争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变化”时,林恩的战友回答:“只是增加了更多对抗之人。”。
另一处是,林恩回家,姐姐问他,战争真的能带来民主吗?林恩默然。
所以,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为了什么?
李安很清楚,这多多少少会刺痛一些美国人吧。
本土从来没有被战火侵扰过的美国人可能不大能感受到伊拉克那些平民的感受。
“我是从第三世界来的,我会比美国人更敏感”,李安自觉应该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拍电影)还是要有一些理想和客观(眼光)”,为此他甘愿承受别人的批评。
问题2
军人打仗是为谁卖命?你们是真的在保护民众,还是成为强权打手?
在林恩和战友们吃自助餐时,一个做页岩气开采的老总过来和林恩他们说,如果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进一步改进,我们可以自给自足能源,你们这些孩子就不需要为了占有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而去伊拉克当兵了。
班长听完就发飙了,为了让对方难堪,而故意说自己和手下的这些战士就是因为享受杀人,享受战争才去当兵的。
你开采你的能源,我们杀我们的人,两不相犯。
这当然并非实际情况,这些军人并不是穷凶极恶的屠杀者,班长只是在表演。
当那位老总识趣黯然离开后,班长也有点自责,觉得自己过分了,问林恩,我是不是个混蛋。
班长的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我价值被否定后的应激反应。
按那老总说的逻辑,他们这帮军人被送上战场,不是为了保护祖国啊,而是为了掠夺别人家的石油资源,为了赤裸裸的利益。
他们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就成了一件道德上站不住脚的事。
班长之所以会这么表演,是因为他觉得,在页岩气老总眼里,他们是被人利用的棋子和杀人工具。
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让你觉得,我就是喜欢杀人,我上战场因为我开心,而不是因为被利用。
看这段时,我内心被巨大的悲哀和无力感压得喘不过气。
人为了活下去,为了精神不垮掉,是需要自欺欺人的。
这种感觉大概是:我知道我的生活烂透了,但我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来拯救我,来质疑我为之献身的事情的价值。
比起被拯救、被怜悯,我更需要被肯定。
即使我知道你说的可能是真相,我也不会承认,因为那会导致,我的付出都成了笑话。
问题3
民众真的如他们所说爱“英雄”吗
民众们找林恩们握手、签名、拥抱,喋喋不休诉说对他们的崇拜、感恩,但这就是全部真相吗?
片中橄榄球队员也好,新闻记者也好,普通市民也好,都会问林恩们,关于战争,关于杀人的细节感受。
没有人关心,对他来说,回忆那些事,是一种创伤记忆的反复重现,是一次次展示伤口。
大家只是满足自己的窥私欲、猎奇心理和隐秘的嗜血欲望。
在商业社会,一切皆可被消费,他们这些军人不过是一种被消费的对象罢了。
那些坐在电视机前面看比利·林恩救战友所消费的可能是一种对战友情谊、对英雄主义的憧憬和意淫,想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那些投资商们看到的是未来的票房投资回报。
对于当事人而言,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经历、感受、情感,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可以卖钱的故事。
而且还不大值钱——开始说的是每人10万美元,到最后成交时,就变成了5500美元,而愿意出5500美元的也只有一个人而已。
当林恩站在舞台上表演时,黑人伴舞演员一边围着林恩跳舞,一边对他说,fuck you,傻大兵,即便是这样万众瞩目的场合,他依然能清晰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恶意。
而且他还不能反抗。如果是在台下,他或许会一记左勾拳砸过去,但那时,他在台上,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他只能像一个道具一样一动不动得站着。
之后表演一结束,他和他的战友们就立刻被工作人员像清扫垃圾一样驱赶,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表演结束了,你们这些用完的道具还不赶快离开。�当林恩要离开,和啦啦队员吻别时,林恩忍不住脱口而出,我很想带着你逃跑,那个女孩子当时就笑容就僵硬了,你要去哪里呢,你不是美国的英雄吗?
很显然,她爱的并不是比利·林恩,而是“美国英雄”比利·林恩。
很心痛是不是?李安不顾林恩的心痛,继续往前走——在影片末尾,他让你看到,维修工操着铁棍报复B班,这些军人被自己宣称要保护的民众往死里暴打。
这大概更彻底让林恩看清了现实——人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即便爱你,爱的也只是他们需要的那个你。
问题4
比利·林恩为什么选择回到战场?这选择是勇敢还是懦弱?
比利·林恩本身不是一个支持战争的人,甚至可以说,他内心是反战的。
他看到过伊拉克小男孩流泪的眼睛,看到过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敌意,他内心无法不怀疑战争的意义。
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伊拉克,继续做一个军人。
即便他真的有PTSD,即便心理医生打电话告诉他,你这么做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勇敢,你站出来,会让更多人意识到PTSD的存在,更多战士能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不是继续被战争、被精神疾病折磨。
他也一度被医生说动,答应希望他接受精神诊断并退伍的姐姐,考虑一下她的提议。
然而最后,他还是做不到。
在停车场,他和姐姐对视的眼神里有那么多无奈和忧伤。
他害怕战友们不会理解他,甚至唾弃,觉得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背弃兄弟的逃兵。
他害怕中场演出时见到的那些说着爱却好像要把他吃掉的人。
虽然他并不想做军人,但讽刺的是,他实际上具备做一个军人的很好素质,用班长的话说,在战场上,他勇敢镇定,能冷静处理问题,安抚战友的情绪。
军人这个职业能给他成就感、荣誉感,如果留在国内,他害怕自己不过是个最平庸无奇的服务生。
和这些害怕一样真切的是,他爱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当初他上战场是因为爱姐姐,现在他回到战场,则是因为爱兄弟。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就是一个天性纯良的少年啊。
他在意的始终是,能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去向哪里从来没有与谁同行重要。即使前方是战场,是死亡又怎样,起码我有你们。
我不能抛下你们。他走上那辆战车时,眼前出现了死去班长蘑菇的脸,他情不自禁说了,“我爱你”,这种爱是最动人的。
蘑菇曾经告诉林恩,你要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林恩已经找到了。
对他而言,那个东西是和战友生死与共的集体归属感。
比起站出来承认自己有PTSD,让自己以及更多像自己这样有PTSD的人离开战场,他更在意,能不能得到认同、归属和爱。
为了这些,他可以上战场。
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说过他对战争的看法,“有时人加入战争跟理念并无太大的关系,只因为要在群体中证明自我价值,一如为球队加油,你一定是站在本乡本土这边,未必是理性的判断。”�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林恩最后选择回归战场的注脚。
所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自由选择?又究竟哪种选择才是真正的勇敢?
用李安的话说:“往深处追究,人在人际关系,在社会群体里,不就是有一种不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是人际关系的奴隶:家庭、朋友、国家、族群等的奴隶,黑奴只是个最极端的例子,这是人性的枷锁。”
但谁又能逃开这人性的枷锁。
问题5
人如何才能自由?
李安说过,之所以想拍片是因为“拍片给了我发言权。
你不拍,大家就以为是现成的样子;你拍的话,人们在现成之上又多了一种选择……若我不争取、不表达、不发言,径直让它过去,将来的历史、大家脑海中的文化印象就是另一回事。
艺文工作者就是要把它反映出来,让世人看到人们真正的心声。”
这部片子做到了。
他让你反思固有的观念,让你对那些“理所当然的正确”产生怀疑,让你多一个角度看待人和事。
最终李安想做的,是让你活得更加自由。
因为“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尽力去理解别人见解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将别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不带偏见一并考虑的精神。”(勒尼德·汉德法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