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感。
家,是最能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的地方,可是为什么有那么的多人不愿意回家呢?
你愿意去一个不接纳你的地方吗?
你愿意去一个没有温暖的地方吗?
你愿意回一个没有亲情连接的家吗?
没有接纳、没有归属感的家,回去就如走亲戚,甚至还不如走亲戚。
去亲戚家,那毕竟是别人家,与归属感无关。
可是回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家——这本来是自己的家,本来是应该放松和享受亲情的地方,那种自己终归是外人的矛盾和痛苦只有自己能体会,所以很多人选择了逃避。
孩子在家中的归属感是如何被摧毁的?
语言暴力
给孩子贴标签“你就是笨”“你个猪头,什么都不会”“你除了吃什么都不会”。
世界上最伤人的两个字是语言。
沈阳心理研究所在总结了看守所里一些年轻孩子的故事后,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一把无形的匕首,最终不是扎向自己,就是扎向别人。
他们将这些暴力语言用一把把凶器展示出来,引起巨大的反响。
父母不和
大学时有个同学,寒暑假大部分都争相买票回家的时候他一点都不着急,后来在一次跟他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他的父母从他小时候一直吵架吵到他上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他没办法,在那种吵闹的环境中努力生存了下来。
而考上大学对他来说只有一种被解脱的感觉,回家,真的一点都不想。
整个大学期间,我的这位同学都没有特别开心的时候,偶尔的笑容中也隐藏着无奈和痛苦,而他经常故意用自嘲的说话方式来掩盖。
亲子中断
我这里说的亲情是指与父母之间,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从父母的陪伴中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跳过来这一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5、6岁开始,我就被父母逼着每天晚上去跟奶奶作伴。
而那个年龄是最需要父母陪伴来获取归属感的最佳时机,但是我没有。
整个小学阶段,我白天上学晚上陪奶奶。
初中、高中、大学都在住校,所以我整个成长过程都与父母处于分离状态,正因为此,我觉得自己与父母非常生疏,无法靠近他们。
父母偏心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幕是松子的父亲带了礼物回家,当时7岁的松子满怀期望地伸手去接,父亲却只将皮包扔给松子,拿着礼物上楼了。
松子就那样看着父亲上楼的背影,看着父亲把带回家的礼物送给了卧病在床的妹妹。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如果做不到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对被厚待的一方不利,对被忽视的一方也不利。
被厚待的一方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必须通过别人偏向他来获得,可是走上社会后会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偏向他吗?
被忽视的一方会从一件件小事中逐渐失去自己的归属感。
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一旦踏出家门就没有再踏进去的勇气和愿望。
你不爱我,为什么要生我?是很多从重男轻女的家庭走出的女孩们的疑问。
归属感被摧毁会有哪些后果?
社会上很多新闻,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只看到了现象,不了解本质。
被骗
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归属感,就只好到家之外的地方寻求归属感。
外面的人一个糖果一根冰激凌甚至一句关心的话都能把孩子骗倒。
自卑
没有自信,不敢展示自己,任何时候都只会随大流,附和别人。
自卑的直接结果就是讨好,讨好家人,讨好同事。
等到有一天讨好累了,就会自暴自弃。
躲在家里不敢出去见人的比比皆是。
自杀
在家里得不到归属感,他会认为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
在单位得不到归属感,他会认为自己在单位是多余的。
在社会上得不到归属感,他会认为自己在世界上是多余的。
既然哪里都不需要我,那我就死吧。
父母怎样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
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怎么会没有归属感呢?我那么爱他,他怎么会不知道呢?”
是的,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爱的方法不对,你的爱没有正确的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不会感受的到。
父母经常会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控制。
传统的养育方法指责、说教、批评、羞辱、惩罚、吼叫等是不会为孩子提供归属感的。
孩子也需要尊重,在尊重和鼓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有归属感,更能感觉到自己与父母的连接。
想一下,
你今天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跟他说话了吗?
你今天拥抱孩子了吗?
你今天鼓励孩子了吗?
你今天倾听孩子了吗?
当他们走进房间的时候,你的眼睛亮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