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TESS老师的一篇文章《在生死关头我选择父母不选择孩子并非因为孝道》,里面谈到的很多案例都证明了孩子对父母的爱和父母对孩子的爱完全不对等,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舍己为父母,比如父母对生病的孩子的照顾可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但现实中却常常上演“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桥段。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恒的,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爱自己,所以因为自私,为了自己,TESS老师选择了父母。
对于这样的选择,从TESS老师的经历来看,无可厚非。在遭遇丈夫背叛以及后来身患重病时,只有父母在身边不离不弃,尽心照顾。在遭遇丈夫背叛的时候,孩子刚出生,自然无法照顾她。后来身患重病的时候孩子年纪还小,也无法发挥作用。父母一直对她好,她对父母怀着感恩之心,强调自己将父母放在第一位,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从普适的角度看,生死关头选择父母,放弃孩子是不是最优解呢?
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叫《羚羊飞渡》的文章。内容大概是说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几分钟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在老羚羊的组织带领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了生命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感人故事。
老羚羊们之所以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是因为生命是需要延续的。孩子和父母,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未来。不考虑特殊感情,二选一的时候当然应该选择孩子。因为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很多经历还没有体验过。而且正常情况下,父母会比自己早离开,而孩子可以作为我们的直系亲属活得更久。选择能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的孩子不正是生物的本能吗?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我们会爱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我们爱的不是那个人,而是爱自己在那个人身上的投射。父母为什么会爱孩子,因为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多。对孩子的情感已经投放出去了,沉没陈本摆在那里,不爱了的话,这些成本就白费了。付出的越多,投入的越多,这种爱就越强烈。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如父母爱他们一样爱父母?还是因为沉没成本。一直以来他就是接受爱的一方,没有为父母付出过,自然就不会对父母太有感情。想要孩子更爱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为自己做事,他们付出的多了,自然就会更爱,因为没有人会不爱自己,也没有人会漠视自己的付出。
在生死关头选父母还是选孩子,如果考虑到这个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个人情况,那么问题本就不该有统一的答案。如果父母对你无私,你自然对父母有感恩之心。但如果父母对你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那想必你也不会有多大的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不都是相互的吗?
正所谓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是一些因为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而有童年阴影的人。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所以有很多父母其实都是不合格的,没必要鼓吹什么母爱无私,父爱如山。
还有,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啃老,都对父母不好。有很多孩子对父母也是很无私的,君不见为父母割肝捐肾的大有人在,如樊胜美般被父母吸血的也屡见不鲜。孩子对自己的爱比不上父母吗?这个还真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如果是在父母与配偶之间选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父母。理由很简单:父母和我有直系血缘关系,配偶与我只是法律上的契约关系,俗话说“血浓于水”,所以会选择父母。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样的选择是理性的,因为配偶可以换,但是父母只有一个。还有,契约关系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配偶可以出轨背叛,但是父母则不太可能。
但是,如果加进去特殊情况,选择又会个性化。比如如果父母从小对自己不好而配偶与自己非常恩爱呢?比如韩国媳妇秋瓷炫,原生家庭糟糕,终于找到真爱于晓光,从此生活幸福。相信在她心目中,丈夫的排序是优于父母的。再比如老生常谈的问题:老婆和妈妈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有个老外就回答先救老婆,因为妈妈年龄大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可老婆还年轻。陪伴自己下半生的人是老婆而不是妈妈。此外,老婆是自己孩子的妈妈,自己的孩子比目前的自己更需要妈妈,所以选择救老婆。这个答案也是很有道理的,有些只知道救妈妈的男人就是没有想到失去老婆,自己的孩子也就没有了妈妈的问题。
最后,让我们看一看在配偶和孩子之间应该选择哪一个?这个问题要分情况讨论,一般生产的时候,公认的都是保大人而不是保小孩。谁都不愿意小孩一出生就没有妈妈,而且因为保孩子而放弃产妇生命也是对产妇生命权的不尊重。毕竟在未出世前,胎儿还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人。
但是,这个世界上情况是如此地复杂,让我们把前置条件变一变:如果孩子已经长得比较大了呢?再比如,夫妻子女间的关系好还是坏?每一种情况都对应不同的选择,在面临选择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大脑会立刻启动,综合种种考虑因素,迅速做出模糊计算。然后在那么一瞬间,我们会根据大脑模糊计算的结果,选择救还是不救以及到底是救谁?
人在这个世界上,本质上都是孤独的。正常情况下,当灾难来临的一刹那,本能反应是先自保,比如汶川地震时的范跑跑,以及李连杰在遭遇印度洋大海啸时抛下妻女一个人逃命等等。有人肯定要问,那为什么地震中有丈夫舍命护妻子,母亲舍命护孩子的行为呢?其实这些行为都是瞬间决策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如果反复思考一番,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也未必不可能。
看过蔡叔的一篇文章,觉得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很有意思。蔡叔说:这是因为,一个人时常用“我要用生命守护TA”来喂养大脑,这个人在平时就收获了崇高等良好的心理体验。通常快感是需要行动后才能得到的,但TA在还没有付出的时候,就预支了这份快感。所以当事件真的发生之后,TA会有“保持一致性”的第一反应和倾向,否则前面所有的预支都要一次性偿还。一个人预支得越多,还回去的痛苦就会越大。有些人可能预支到了一种无法挽回的地步,这就导致TA选择不救或自保带来的痛苦、懊恼等自我否定的心理成本比自己的命还大。于是,大脑在一瞬间就替TA完成了这种“选哪个更划算”的计划。
因此,人做的所有决定,无论是先救父母,配偶还是子女,本质上都是先满足了自己的“划算”,然后再根据是否与别人的利益一致或者与社会的认知相同而被解释为自私或者无私。具体到我们这个问题也是一样,在生死关头到底应该选择救父母、配偶还是子女,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毕竟每个人大脑里的价值配比以及模糊计算的算法都不相同。前置条件发生些许变化,后面的结论就可能截然不同。
不知道聪明如你,想明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