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有一個大任務就是跟父親聊聊,開導他沒事少大聲說話少發脾氣少急躁。有一晚陪他出去散步,聊著聊著不歡而散。回到家心堵得慌,思維想不到出口,想找些關於“人”的書來看看,突然就想起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當晚讀了開篇,煩悶的胸口好似有了些出氣的口子。嗯,不知道從何時起,煩惱的時候喜歡讀書了,都說讀書無用,但這種時候還是屢試不爽的有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創始人)、榮格(分析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是為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從最早對弗洛伊德的欣賞與認同到與之共事十年到最後觀點不合而分道揚鑣,創建“個體心理學”。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以輕鬆的對話方式,從過去的束縛、人際關係的束縛、未來的束縛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今天先來總結一下第一部分,如何擺脫過去的束縛。
一、擺脫過去的束縛
原因論與目的論是什麼?
“原因論”基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心靈過去受到的傷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認為所有人的現在都由過去決定。
“目的論”則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所主張的:不考慮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阿德勒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於是,原因論與目的論便轉換成“過去的經歷”與“賦予經歷的意義”。
舉個例子:有位朋友有社交恐懼症,常年閉門不出。
原因論的觀點:朋友在父母虐待下長大,從未體會過人間真情,所以才會懼怕與人交往,以致於閉門不出。
目的論的觀點:朋友在父母虐待下長大,認為人間不值得,有了不出門的目的,為達到這個目的而製造出不安或恐懼的情緒。
原因論與目的論分別有何影響?
當你持著原因論時,一味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就會陷入“決定論”。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如果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
當你持著目的論時,認為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阿德勒認為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什麼。
如何由原因論轉換為目的論的思想?
首先分清“善”與“惡”。在希臘語中,“善”不包含道德含義,意為“有好處”。“惡”便是“無好處”。純粹意義上,沒有想要“作惡=沒好處的事”的人。當你認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時,不幸便成為了目的。
進而明白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生活方式”是指思考或行為的傾向,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這些“賦予意義的方式”匯集起來的概念便可理解為生活方式。狹義上為某人的性格,廣義上為世界觀或人生觀。
清楚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有了目的論的思想,該如何實踐?
首先,先了解為什麼很多人“下決心不改變”?——即使有不便不自由,但人們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他們面臨兩種處境:1、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面對眼前的問題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想辦法對付過去。2、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等著自己。
於是,這成為一道選擇題,你是要選擇“不變帶來的不滿”還是“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
選擇後者需要勇氣。題目中的勇氣第一次出現了!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要有勇氣去改變然後經歷失敗,發現自己並不是每逢邁出一步就會成功的。想成為什麼,卻遲遲不去做,很多人都更願意活在“只要有時間我也可以,只要環境具備我也能行,自己有這種才能。”之類的可能性中。或者再過個5年10年,又會用“已經不夠年輕,也已經有了家庭”之類的藉口。
謹記:無論之前的人生發生了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書裡面有很多自己與周圍朋友的影子,看完後再慢慢加進書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