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是构成牙主体的硬组织,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牙本质和牙髓均发自牙乳头,在胚胎的发生和功能上关系密切,故两者常合称为牙髓牙本质合体。
牙本质色淡黄,牙本质的硬度比釉质低,比骨组织稍高。成熟牙本质重量的70%为无机物(主要也是磷灰石晶体)有机物为20%,水10%,因其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及牙本质小管内的水分存在而具有一定的弹性,给硬而易碎的釉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缓冲环境。
一.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是一种敏感的组织,特别是在牙根由于牙龈退缩,或牙体由于磨耗使牙本质暴露了,牙就特别敏感。牙本质的敏感性主要是来源于其特殊的结构——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是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了组织液和一定数量的细胞突起,流体动力学说认为: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当受到外来的机械刺激或冷热刺激时,管内的液体会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流动。这种液体的流动会引起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舒张或压缩,从而影响到其周围的神经末梢,使牙齿产生冷热,机械刺激酸痛的牙本质过敏症。
牙本质因具有牙本质小管使其具有渗透性,液体可通过小管自牙髓达釉牙本质界,在釉质损伤时一些液体也可在釉牙本质界达牙髓。细菌(如致龋菌)产物的内毒素可进入牙本质小管并引起牙髓的炎症反应。但硬化的牙本质小管或修复材料所致的牙本质小管管径可缩小可减少牙本质的渗透性,垫底材料如氢氧化钙,草酸钾,可减少被切割的牙本质小管的渗透性和封闭牙本质小管。
二.原发性牙本质和继发性牙本质。
牙本质在牙齿的一生中始终在形成,因此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有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存在,称为前期牙本质。在生理情况下,按牙本质形成的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牙本质和继发性牙本质。原发性牙本质是指牙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是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合建立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在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其形成速度慢,较大摩擦性食物和大的咀嚼力对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有较大的刺激性。
三.牙本质的反应性变化。
1.修复性牙本质。由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存在着形成牙本质的母体细胞,当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坏等遭受破坏,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牙本质可发生反应性变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又称第三期牙本质,反应性牙本质,不规则牙本质,刺激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中牙本质小管的数目明显少于正常牙本质,同时小管明显弯曲,阻碍外液向深处牙髓传导,有保护牙髓的作用,预防牙齿的敏感症。
2.透明牙本质。当牙本质受到磨损和发展缓慢龋的刺激后,不但会形成修复性牙本质,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变性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从而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可以防止牙本质敏感症发生。此层的牙本质磨片上呈透明状,故称为透明牙本质,在牙本质龋病中,最深层,最早出现的改变的也就是这层透明牙本质,又称为透明层,硬化层,虽然称为硬化层,但事实上此层硬度较正常牙本质为低。
3.死区。当牙本质受到因磨损,酸蚀或龋病等较重的刺激时,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显微镜下观察,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称为死区,此区的敏感度降低,这层死区与牙本质龋中的死区是相似的,位于透明层表上,也称为脱矿层,此层牙本质小管形态仍然比较完整,牙本质小管内基本上无细菌侵入,在龋病的治疗中,此层未被细菌侵入的脱矿层可酌情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