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惩罚或者打骂孩子时你的那个判断标准是什么?
是不是有时你拿着大人的标准套在了孩子的身上?
用大人的言行举止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言行举止?
两个孩子抢玩具,我们责怪他们不懂分享不懂谦让;孩子玩耍时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我们责怪他们不懂收拾不懂体谅你的辛苦;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我们责怪他们不懂事…我们无视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把他们当成大人的缩小版,无意中就用大人的标准在衡量着孩子的一言一行,用不切实际的标准强加到孩子身上,如果他们做不到就加以责罚,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火冒三丈的家长和惶惶有惧色的孩子。
当这些时候,我们有没有怀疑反思过自己这些行为的对错?有没有反思过自己对孩子打骂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适合一个3岁的孩子、4岁的孩子、5岁的孩子…吗?有没有反思过我们是否花了足够的时间训练孩子?有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去经历去成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尹建莉老师说,“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认为孩子“错了”,那是你自己错了;如果你遇到的孩子是屡教不改的,那是你所提要求不对或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他。”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做父母的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时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时时修正自己的言行,孩子是玉,所以我们的手中不能只握着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