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某位名人曾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昨天孩子暑期在天津实习回来,寒暄一番后免不了进行沟通交流,突然感觉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对界限感的把控越来越弱化,甚至无所适从。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知识面都存在很多局限性,你跟他讲故事讲名人轶事或讲解其他知识,教导他如何遵从社会行为规范和具备一定的公众羞耻心,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要对自己的任何言行负责任等等,孩子出于对世界认知的新奇,对你的教导是乐于接受的。对孩子的教育我历来力主一张一驰,松驰有度,就像拉弓一样尽量做到收放自如(尽管很难)。孩子长大成人后,随着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知识面越来越宽广,我时时告诫自己:要放飞孩子,任他自由翱翔于天际,要切实把握好界限感,不能过多地干预更不能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既要保持做父亲的威严,又希望父子如朋友。不过在父母潜意识中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当孩子长大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界限感越发难以把控,不经意间就会导致孩子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并脱口而出:老爸现在变得有点絮叨了。这就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和反省。
以前每逢回老家过春节,我父亲文化程度不算很高,经常会用这样的朴素语言告诫我:活到老,学到老,尽量少去打麻将,要多花时间钻研业务,努力工作并且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出于对父亲的尊重我会作出正面回应,但潜意识里又会这样想:我又不是三岁孩子,我有我的生活方式,我的人生我作主。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其实人与人之间交流,对方所反馈的信息投射到你脑海也是一种获取知识和经验过程,就像你吃了N年的饭,大部分是通过大解排解掉了,但总会剩余一些有营养的东西留在身体里促进你成长。父爱如山,舐犊之情是人之天性,但凡事好在适度坏在过度,关爱过少又害怕让子女产生漠视感,关爱过度特别是无意义的关爱又不一定会获得子女们的认同,对子女的关爱,界限感如何把控是一件让作为父母值得思考的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还处在求学阶段,刚回来免不了要聊他的学业情况。当对方的思想和见解更新颖更深刻,你抛出有点略显陈旧或者过于循规蹈距的观点时,瞬间会让你感觉自己是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成为老古董了,枉费了口舌。孩子在实习期间,曾要求他发操作视频过来了解一下,美其名曰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其实真正的目的还是叮嘱他要注意操作安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操作过程中如钼丝放电、精密数控机床等操控我根本搞不懂是咋回事,出于尊重,孩子不会这样回应你:向你解读也是对牛弹琴。但又不得不不厌其烦地给我作解读让我有种模糊印象,并且回应:我不是孩子啦,自我保护意识是人的本能,我会注意安全的。瞬间就让我觉得对孩子的关爱超越了界限感,以后不能再把他当小孩看待。在学业上,当询问是否学会了制作PPT以及使用办公软件ExceⅠ等问题时,回应是:使用软件工程绘图和做优化设计比这复杂多了,上述问题经常要使用,包括以后做毕业设计,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家都做得顺溜。这样一回应,立即觉得自己询问这样的问题是不合时宜更显得自己过于陈旧落伍了。
我本人以前也是学理科的,潜意识里一直认定知识面比文科生要窄,跟孩子聊到某些问题或专有名词免不了要对学工科的孩子作一番解释,譬如相互背书,背书一词是法律范畴也属经济学范畴的专业术语,大约类似相互担保的意思。零和博奕指的是在严格、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一方获取的利益等于另一方的损失。泛指以损害他人获取自己的利益,亦可比喻踏着别人的尸体前进。这些专有名词孩子在没有认知感的情况下是乐于接受的,有关文章中经常引用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这样的句子,免不了又会对他讲解这是出自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典故:吕蒙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但是早年的吕蒙没有文化,鲁肃轻之。吕蒙意识到自身短板,从此发奋读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使理论和实战经验均具备。数年后,鲁肃与吕蒙交谈,大为赞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指的是进步神速实力大增。当我把这个典故讲完后,孩子回应说我们初中就学过啦!立即就觉得交流过程中又超越了界限感,这样的交流会不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千与千寻》中说:人生就像一台驶向生命终点的列车,不断有人上有人下,没有人能陪你走完全程。如果有人下车,要怀有感恩之心,别忘了挥挥手道声再见。孩子长大了尽管渐行渐远,作为父母对待孩子还是要好好地把握界限感,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