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卑微是卑微者的通行证
老师关怀的说:“旖旎!学习累不累啊”旖旎不紧不慢的说:“还行吧!就是有些疲乏,有些不爱学习啊!”班主任女老师说:“瞧瞧!你这孩子这么有潜力,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老师多希望你能给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争气啊!”旖旎苦笑了一下想:哼!你才没有那么善良呢!谁不知道你的如意算盘啊!她还是毕恭毕敬的对老师点点头,一副老成厚重的样子地说:“感谢老师三年来对于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自己一定不负众望,彻底书写自己,也书写他们班级的历史!”这一席话把老师感动得不知所云,差点没有热泪横流,暗暗扼腕叹息没有早挖掘出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才。
从老师那回来,旖旎心理上定下了目标,立志在即将到来的六月上旬的第三次模拟考试中,书写不朽的未来。学生自有学生们的自己的难处,然而比起残酷的社会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在建筑工地上又是一个场面,机器仍在不停地隆隆作响。下面是在不停地忙碌着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多是来自于外地,其中以河南、江苏、山西等几个城市居多。他们的劳作也是有着明确的分工。这些农民工的年龄也参差不齐,其中最大的已经五十多岁了,最小的的却只不过才十七八岁,有些或许比这还要小。他们的劳动是艰辛和漫长的,一干上活计就是整整一天。
他们当中的劳动也各不相同,有的负责推沙子和砖头,有的负责拉杆子,有的则负责装卸任务。他们之中最危险的还是在高高的建筑上劳作,即使是危险还是有人要从事的。这样的工作也是高风险、高收入。然而从事这样的工作的农民工们明白:其实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死亡是常有的事情。矜持就在这个工地打工,如今他由于认真负责的态度,被建筑工程的老总提拔为队长。他戴着安全帽子指挥者工人们在紧张的操作着。此时,他的脸上由于长期在户外晾晒的缘故,变得又黑又红,帽檐上落满了层层的灰尘和细沙。
一眨眼,矜持在这里整整度过了快三年的历程了,他换了三个工程队伍了。在矜持看来一个工程对的老板素质和良心太重要了,整个工程队伍的未来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不会忘记三年前的那场悲剧和噩梦似地场面,让他和那些打工出来的伙伴们彻底的告别了那个残酷的包工头的身边。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大清早,矜持和许多亲密无间的打工小伙伴们去工地了。这层楼据说得修建达到五十几层,可以说是这座城市建设以来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可谓工程浩大。随着楼层的建筑越来越高,其风险也逐渐增加。即使是有一些装点门面的防护措施,实际上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好。
和往日一样去执行这场楼上高空作业的是那十来个人,她们的心情很不错,他们都哼着小曲。矜持明白他们很快将要发工资了,而且许多已经成家的汉子会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寄回点学费,或者是想法设法给他们买些学习用具。然而这些孩子可能并不知道甚至是很难知道,他们的父亲其实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几个壮汉嘻嘻哈哈的爬上了高高的楼顶,矜持自己也说不明白为什么,他自从加入这个工程队伍就没有上过高楼,或许这是从小形成的习惯使然,他有恐高症。
随着机器的一阵阵轰鸣声,把那些水泥、沙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一批接着一批的往上面有条不紊的运着。这些劳动者们有说有笑的交流着,或许这些话只有他们自己懂得和熟悉,可是这些已经足够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怀揣着对于未来的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事情的发生往往是一瞬间的功夫,甚至是容不得人去思考和准备,然而其残酷性往往让人无法接受。似乎一切发生的当时也是有些潜在的前兆似地,矜持往那炙烤着的烈日往往,他大骂天气简直是太炎热了,其实根本没有到炎热的季节。也就是在他正要低下头的瞬间,一阵巨响打破了机器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喧闹。然后,紧接着是一声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矜持简直是吓傻了,他知道在这座大楼上面施工的是将近二十多条生命啊!然而他的脑袋此时一片空白,他知道如果从这么高的大楼摔下来,甭说生命了。(未完待续)
桔彤,原名李彪 ,辽宁阜新人,现居沈阳,桔彤工作室创始人,策划总监兼新媒体运营总监,辽宁省青少年创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燕京诗刊签约诗人。
作品先后发表于《参花》,《九仙湖文学》,《当代汉诗》,《呼伦贝尔日报》,《生活周刊》,《精短小说》,《辽宁青年》,《青年文学家》,《奔流》等纸媒和所有新媒体以及全国各大门户网站。诗歌《和盘托出》、《爱不释手》、《情书》先后在“南风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骑士杯”全国诗歌大赛、“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