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女博士被骗85万”的新闻迅速窜红网络,上了百度热搜,并被新浪、微博、网易、腾讯等媒体纷纷转载。事情的始末大致是这样的:在广州某高校做科研工作的女博士小饶,1月初遭遇电信诈骗,在假冒“公检法”工作人员配合默契的骗术下,她连续5天向诈骗方账号汇款85万元。
首先来看标题,女的,博士,85万,当这三个基本信息独立出现的时候基本无槽点,比如“某高校女生被骗85万”、“某高校博士被骗85万”等标题或许能引起些话题,但与“女博士被骗85万”的话题性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生活中和女性扯上关系的热词背后都基本隐射着其他意思,比如“女司机”意味着驾驶技术不行,马路杀手;“女汉子”意味着不淑女、粗枝大叶;而“女博士”这个标签意味着高学历、高智商,谈恋爱难,但往后一段时间里,我想这个词应该会和“书呆子”、“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网上这则新闻之所以被如此广泛地转发、传播,不是因为广大网友同情女博士,也不是因为骗她的人有多可恶,网友要谴责骗子,而是因为很多人觉不可思议,简直难以接受,女博士高智商才能念到博士对吧,怎么可能会被骗?还被骗了那么多?这就好比突然间有一天你仰慕的女星爆出了在某公众场合放了个响屁一样!难以接受。
来看一下网友们对此事的评论:
曙岚-俏夕阳 : 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Sakura:我能说这是所谓的高分低能么。
我爱胡兔:就这个智商和水平,充分证明了中国教育的无能和失败。
windsoryu:应试教育下的畸形产物。
不怕事儿大的网友,电脑屏幕前的“键盘侠”们对该女博士的遭遇纷纷至于“诚挚”的谴责,对女博士遭遇骗子时不能像自己那般机智地应对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愤怒!还好女博士不关注新闻,不刷朋友圈,否则心里脆弱些看了这些评论带来的二次伤害,又会是一次重重的打击,单纯的与世隔绝的女博士怎么也想不通,这世界都怎么了?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友善和同情心呢?
当然,也有网友对此表示理解:
香远益清100:专注科研的女博士被骗,如果嘲笑女博士,以后还有谁会踏踏实实搞科研,还有谁会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不是她防范能力差,只是她对工作专注了。
新闻热点微微评:中国需要一批痴迷科学的人,我们政府和社会有义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社会环境,而不是嘲笑。
这些回复可谓是正能量满满的,虽说是言论自由,但我们的新闻也应该需要这类正向的引导,而不是任其走偏。
这则新闻的走偏,与作者最初定下的标题有莫大的关系,富有矛盾和争议性,必定会引发广大网友的讨论。作为吃瓜群众的我,希望这次传播如此之广的新闻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提醒人们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而不是对受害人进行谴责、批评、吐槽等等畸形的反应,这才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所在。
我爷爷以前常教育我和妹妹说“火石落在脚背上才晓得厉害!”意思就是说只有当事情真正落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厉害。我们往往作为旁观者会清醒的意识到事情的真与假,当事情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是否也能保持那份冷静,我们不得而知,只有亲自经历了才能体会个中厉害。
与我同办公室的潘老师,曾经历过信用卡被盗刷的事儿,每每谈及此事他都心有余悸,说怎么也想不到这种在新闻里发生的事儿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而且至今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做到的。
自诩警惕的我也曾差点中了骗术,发生在出差期间,飞机起飞前一天晚上收到信息说航班取消,并留下了改签的咨询电话。同行一个航班的还有另外有两个同事也收到了同样的短信,第二天一早的飞机,如果取消得再一天,且不止我一人收到了短信,时间紧迫有同伴佐证当时基本信以为真,立马拨通了短信上的号码,电话那边再三确认航班取消,并建议改签,当谈及改签费用问题时兴许骗子是新手,10元的手续费尚未骗到手就想着200多元的临时什么费,我顿时起了疑,警觉起了,马上一上网查询航班,一切正常!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之所以能骗人,是对人的心理有过针对性研究的,被人骗的个人信息,心理想法,早就被骗子研究透了,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骗子。面对女博士事件,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不能处在她的立场去感受她当时心理环境,因此我们无权对她的行为进行无理的批判和吐槽,毕竟我们多数人也都不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