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枣庄坐车到济宁,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坐了绿皮列车。在高铁日趋普及的年代,坐绿皮车也算得上是比较稀少的体验了。
刚开始没什么,后来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除了车厢新旧。后来到了滕州,车厢的旅客越来越多,我终于觉察到,车厢座位摆放太不同了。
绿皮车座位是相对摆放的。传统是熟人社会,大家难得有旅行的机会。一旦有机会和陌生人对面而坐,免不了拉几句家常。我就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一家人回老家,生性豪爽开朗的父亲,和对面的阿伯拉呱了一路,从姓氏族谱到士农工商,从周易八卦到历史延革,就没有不聊的话题。中间大家彼此还会分享食物,缓慢的旅途也充满趣味。临下车时,大家还会互道珍重慢走,其乐融融。
而高铁车厢座位是统一沿着车辆行进方向摆放的,这样会更舒适一些。现代人生活节奏普遍比较快。难得的一些整块时间,大家低头刷机或学习办公,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哪里有空和陌生人扯闲篇呢?和天涯人若比邻,和眼前人隔重山,现代人不是通过距离建立联系的,而是通过网络,各种网络,志趣、行业……
一个变迁引发了我的深思。我们正在建立个人有更多自主、自由空间的社区型社会。个体的自由、选择將得到更加充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