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掩卷叹息,既赞叹韩信的用兵之奇,又悲叹他的妇人之仁。
以韩信攻克赵国为例,看韩信用兵的神奇。
一奇在情报战术。公元前205年,在韩信攻战魏国、摧毁代国之后,刘邦调走他的精锐兵力。在此情况下,韩信带着弱兵去进攻赵国。韩信派人暗中窥探赵国情况,发现成安君未采纳广武君偷袭韩信粮草的建议,才放心入井陉要塞。通过提前掌握情报避免自己进入陷阱,又为下步军事行动提供了帮助。
二奇在心理战术。说起韩信的心理战,大家都会想到垓下之围,韩信采取四面楚歌方式,让项羽错认为楚地尽失,士兵们都心生思乡之意,最终被迫选择突围。突围成功后,又“无颜见江东父老”,只能自刎于乌江。其实项羽不愿过江,内心也有愧疚和害怕心理,毕竟四面楚歌让他担心江东的安全。其实韩信攻赵时,同样也采取了抛旗弃鼓假装败逃方式,引诱赵军倾巢出动,追逐战利品,此时韩信埋伏的两千名轻骑兵冲进赵军空虚营地,将赵军旗帜换成汉军旗帜。等到背水而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汉军绝地反击时,赵军发现自己营地插满了汉军旗帜,以为自己将领被俘获了,于是军队陷入混乱,韩信一举击溃了赵军,活捉了赵王。
三奇在人才战。韩信攻下赵国后,传令军队不要杀害成安君谋士广武君,而是悬赏活捉之。得知广武君被俘后,亲自为他解开绳索,像对待老师一般对待他,最终让广武君成为他的谋士。随后采用广武君休养生息,派出说客降服燕国,达到了不费一兵一卒而获胜目标。
一代战神韩信,最终却死于吕后之手。虽有“成于萧何,败于萧何”之说,但我却认为他仍然死于自己的“妇人之仁”。妇人之仁一说,源于韩信对项羽评价,他被刘邦拜为大将后,刘邦自认为比不上项羽时,韩信说:“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心疼得泪流满面,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生病的人。等到有人立下战功,应该加封进爵时,却迟迟不去封赏,这就是妇人之仁”。
韩信落得惨死下场,又何尝不是妇人之仁呢?在韩信攻占齐国后,趁刘邦等待援兵之际,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此时已经埋下与刘邦间不信任的种子。韩信被封齐王后,项羽派人游说韩信,说是刘邦不讲信用,不值得信任,如果帮刘邦打败项羽,他只能落得被消灭的下场。韩信应该反叛刘邦,与项羽联合,最后三分天下。韩信却以项羽不信任他,不重用他。而刘邦对他言听计从,脱衣让他披上,将吃的食物分给他吃,这些小恩惠为由,不愿背叛刘邦。
齐国人蒯通也多次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从而三分天下。韩信仍以“汉王待我非常好,把自己的车让给我坐,把自己衣裳送给我穿,把自己食物分给我吃,并说乘坐过他人的车子,就要帮助他分担祸患,穿过人家的衣裳就要给人家分担忧愁,吃过人家的食物,就要效忠于人家的事业”为由拒绝。这些何尝不是妇人之仁。等到机遇尽失,被降为淮阴侯困在长安时,却劝陈豨谋反,自己作内应。因信息被下人泄密,吕后与萧何提前下手,将韩信骗进宫中杀死,还被灭了三族,可谓是“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