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老师重点讲身份意识,在此之前,我会觉得身份还需要意识吗?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听老师讲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太浅显和表面。
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子女,父母,伴侣,同事,朋友…每种身份的界限和责任、权利都是不同的,我自己就是经常会模糊不同的身份界限。
就像之前我父母的关系,爸妈吵架我就经常会介入,越位到爸妈的长辈的位置,然后,我妈每次都会找我哭诉,我也经常说我爸不能这样对我妈什么的,到思维二之后,我对这点就相对清晰,不插手父母之间的纠缠,反而父母的争吵少了一些,即使有,我妈也不找我哭诉,偶尔也会有一些抱怨,我就是一个倾听者,给予妈妈适当的安慰。做一个女儿的本分。
包括对小叶子的养育,周围很多人给不同的意见,我始终坚持,我是她的妈妈,照顾她,陪伴她,养育她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
对身份的清晰认知,感受力是基础。真切的感受到每个身份所赋予的不同的职责。
清晰自己的方向和需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吃好,穿暖,照顾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同时还有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被认可,被关注。做母亲,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满足她的情感需求,社交学习等方面。做女儿,对父母的生活,情感有没有关注,主动用心用情去联结,去感受。工作,有没有做好这个岗位的基本技能,公司人际关系的沟通和配合,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定位等。
其次是界限,明白不同身份的位置,守好自己的位置,捍卫自己的身份。
要做到捍卫自己的身份,要有能力和感知力。要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界限的触范,同时,有能力维护自己的身份,有这个担当去承担这个身份所赋予的责任。
现在各种各样的原因,欲望,利益,恐惧,焦虑…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了感受力,要么讨好,要么控制,欺软怕硬,偏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
尊重自己的本心,是一场反复纠着的过程,在这个纠着的过程,摒弃道德,评判,是非对错,一点点剥开那层厚厚的铠甲,去细细的感受内心的感受,从粗糙到细腻,从胸口闷到那种像一丝丝棉花堵住哽咽的感觉,细一点,更细一点,离本心近一点,更近一点。
这是一场修行,也是一场战争,而唯有坚定的意志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