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里挚爱的纸刊书籍,网盘里不忍删的影视作品,十八年岁月里珍藏心底的角色各异,特殊友人或是孤独灯塔上的启明星。
所爱甚杂,先入为主。
爱人没有别人的影子,
我也从不重复欢喜。
(一)第一眼
只系上一颗扣子的XXL米白衬衫,暗灰露脐紧身内搭,和亮黑及膝球裤。
乌黑发亮的及耳齐短发,寸长过头刘海挂在一字眉以上,冷艳色调未曾滥用瓷白粉底,暗黑唇彩狠拒闲杂靠近。
-------------------------------------
2015暑假,下着往年不现的淅沥小雨。
仲夏白日的热风,被18楼窗缝挤成丝缕掺入16摄氏度的冷气。在魔都愉悦不羁的行程绕过了台风肆虐的杨浦区,忐忑地伴着欧美流行乐震天动地的beats与低音,还有镜子前第二排靠右的你。
四肢不协甚至跟着音乐只能生硬扭动的自己,傻呆呆地望着你套在肥大外搭中英气逼人的choreography——Acapella新秀Pentatonix的lalalatch。
“我当时纳闷又好笑,她的背影像是臃肿又爱吃的韩国男孩小小胖子。”
可回头的瞬间惊艳得令人动心。
其实所谓彳亍犹豫,也只是第七排看第二排的距离。每天飞奔回家后听着AOA的flipped,来安抚糟糕的情绪与炸裂的粉红心。给所有导师发私信也确定不了名字,只能大胆定义衣着风格“原宿”+girl起一个霸气缩写“YSG”。
深夜闹铃吵醒画原画的表姐美少女,哀求她和我一起对着短视频,看上几百遍来拼凑描画人物手绘再现情景。想着在结课那天,分道扬镳再也不见之前,用作某天抢要联系方式的告白纪念品。
而任由其他女孩叽叽喳喳喧闹与叫嚣,你总是靠在离音响最近的储物柜休息,默不作声却嘴角常扬,偶尔眯眯眼睛,让疲倦袭来时润眼的泪水从下睫毛沁湿上睫毛,泛着四角星。
看不清五官具体模样,识别全是依据发式、衣着style与气场,如果集训结束,会不会没有再见的机遇。
那时候才不会料到,岁月沉淀与时光打磨出的奇威妙力。
即便有风格再独特的dancer,呼风唤雨地出现在面前带来视觉冲击,那种最初不受控的该死的一见倾心,也没有可能赢得再次上演的契机。
而那时的倒数第三节课。
我却还在埋怨没戴隐形眼镜。
(二)国风渲染,山水泼墨
我赴今何在十年之约,第一眼。
没及时订票而坐在靠近音响前排正中央的我翘腿扶额,姿态豪气得像个被供着的活神。
大概是在不合时宜的睡意营造的混沌之感中,周围人劳累倦怠神智不清,懒得追究为什么天尊色调这般阴邪偏执而非滑稽,故事画风那般简洁尴尬而非模棱有深意。
我自诩是为情怀而战的深夜原著党,却一脸错愕地望着被改得面目的暑期大作从头懵到了尾。焦铁烈灼后不肯投死的石猴自弃时魂归石砾时跌落的丝巾,轮回间的意象种种含义,只能倚靠原作来进行灵魂脑补;那场今何在笔下被伪装成打破顽冥悟空成神的谋杀中,弥天漫海的悲哀气息被在各种条框限制下不知所云的脚本打了个魂飞魄也散,只留下要靠官方解析才能自圆其说的争端,漏洞百出任人猜忌。
“那假如没看过原著,你觉得这电影有啥好看的?”
“片头就挺好看。”
“哇我也觉得真TM有特色,是不是这种新鲜的动画超有特色超古风超迷人。”
“才不是。”
才不是。
我只是想起了A Monster's Call里用浓艳水彩演绎的三个黑童话,那迷人绚烂灵动的西班牙皮影。
(三)先入为主
这作为心理魔法真是不可思议。
一直以来,我都在因自己投机取巧而展现的成熟审美感到沾沾自喜。我为感性的认知披戴理性的蓑笠,分明是有意针对却也能曼妙转身留下个“客观分析”的倩影,好在人潮汹涌一哄而上的主流中故作淡定。
这么作,原本也不是个大问题。怪就怪自己,拖延了快一年了一年才看那部烂番茄评分惊艳的HBO科幻westworld,快马加鞭饕餮狂塞后,还被问了那么让人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
“你喜欢么?”
我...我...我...
“BGM的压抑绵延了整整十集,那种精神折磨简直让我心脏疼痛得爆炸。”
“之前看到宣传海报与影视截图的时候,我有种担心...有些人可能无法接受这种类型的画面和诡异的气氛。我之前甚至从不用网络电视,嗯...就是为了不看到那些恐怖电影推送提示...”
“但是很惊讶的是...好像逐渐...习以为常了吗?适应了那种微妙的氛围与色调,乳白泛灰的纤维与浆料,滞留于灵魂表面的肉欲与屠戮的残暴。”
“当看到第四集的时候,我想我的耐心要被耗尽了,区区三十秒的播放器广告就足以让我的观影耐心无形破爆。”
“庞大而大体完整的体系,像是上世纪Westworld 核心思想与 Hunger Game, The Maze Runner, Divergent, Under the dome 四个系列和无数人工智能意识觉醒的设想大作在科技与人文的大杂烩。漫天胡乱的影子,七拼八凑的出处,互补相承的灵魂。”
“有的时候,我们用困倦而迷惑地双眼注视着故事剧情的蛇游,就像对upside-down的反转全然不知的二维蚂蚁在莫比乌斯环上茫然奔走。”
“大概到第七集的时候,逻辑联系间出现怪异漏洞的情节与画面被分到不同时间线以示合理,之前被认定为故弄玄虚的细节都被赋予新的意义。host与人类各个角色的身份错综复杂构成不大骗局,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也有了不再传统的作用点。”
“那种不安,并非简单如初。”
“那种被真实世界欺骗并视作科技玩物的反上帝视角,早已被包括the Maze Runner,Resident Evil在内的文学影视游戏作品玩得炉火纯青,不再新鲜。”
“令自由意识游走蔓延的reverie代码引发的觉醒——记忆与梦境,设定与偏离;重复与即兴,错误与进化。”
“这种时候总会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作人性的比较。几何级数模拟得来的技术与伦理上的突破与物种意义,自由意识不单纯是量变与质变的逐级递增,而是由外到内追逐核心的迷宫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打破周而复始的人工干预,悲剧带来的情绪力量所具有的顽固与对身份认同关键影响。这个游戏规则所埋下的种子,终究会崩坏这个暴力而罪恶的血色欢愉帝国。”
“循规蹈矩而儒雅善良只是习惯,一旦拥有这样良好习惯的人选择暴露天性,这种建立在虚伪人格上的背叛会造就比任何时刻更要造就出最丑恶不堪与冷血可悲的恶魔。”
“每一帧画面都是钱。”
“演员的每一个神情与动作都包含极富感染力的情绪力量,同样,剥离情绪、口音之后的过滤物,麻木得像初代优雅而死板的人机。”
......
“你喜欢么?”
“呀,真的很崇敬这个系列,虽然关于hosts自我保护的机制相关的设定处理比较完备,一些情节与时间线有许些目前无法避免的硬伤。”
“喜欢?”
“里面的台词,我想我可以摘抄作为之后写大作文的语料库,实在是太令人着迷了。如此的严谨,且儵烁人文与哲思的幽暗光辉,美丽得震慑心魄,虽然总被抹上病态的色彩。”
“很喜欢?”
“......”
(四)从不重复欢喜
无论文学影视音乐还是游戏,
喜欢都是新鲜事物酝酿而生的情绪。
其他的再欣赏认同与憧憬,
也远不及开疆扩土时
颠覆与震颤并存的第一眼初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