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今生今世》,不止想说胡兰成可耻。
且不说他的汉奸政治立场,只说他与张爱玲。
或许他的观念里就是男人应当娇妻美妾莺燕成群,所以风流多情无所悔过顾忌。他可能爱着张爱玲,但是这爱,不过是怜惜眼前人的冲动,一时一地,眼里只有你,待到远走他乡、孤身飘零,又会有许多个别人。
张爱玲的叹息泪水,惊怒决绝,背后的纠结思量,惶恐绝望,只概括成一句:我将只是萎谢了。此后人们可以看到她的萎谢,雨打风吹,飘摇如同浮萍。
张爱玲才情皎如明月,身形倩影也像镀着光,可她宁愿让胡兰成这个人走近,摘掉她的光芒,浸染上缠绵的悲情,又把她丢在一旁。
为什么不能把张爱玲视若珍宝,一生一心只许一人?为什么还要有年少不经事的小周?为什么还要有可当大姐的秀美?为什么来者不拒,为什么饥不择食?
可恨,可叹,可为张爱玲悲歌。
她将一颗饱满的心交付胡兰成,他饮过她手里心里的琼浆玉露,称赞一番,扔下杯子,转身急切地趴在浑浊的溪边捧水喝下,饱饮后竟然也能连连赞叹。如此,不只是自轻自贱,还是在轻贱张爱玲。小周与秀美以及后来之人本并不轻贱,她们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之人,是轻声流过的溪水,清澈或浑浊,原本与任何人无关,可是胡兰成急不可耐地要将这溪水喝下,连累得溪水都越发浑浊了。
可是为什么,一定是胡兰成,为什么要把自己委身于这样一个轻贱之人?
为什么文思清冷,文笔狡黠的张爱玲,也会瞎了眼,瞎了心?
胡兰成是张爱玲的劫难与牢笼。昔日她有着怎样蓬勃昂扬的志气,是一个怎样自由洒落的人,她的心可以多快乐,她的世界可以多单纯,待到与胡兰成纠缠数年,这些清洁的洒落快乐,都笼罩上了胡兰成的影子,蒙着灰,不能近人。
像一栋遗世独立,历经数年的木质楼阁,钻孔穿线,装上电灯,电灯覆灭了,楼阁沾染了现代的气息,终究难复原貌,也终究称不上古朴了。
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伤害,像长城青砖上被小情侣刻了字,触目惊心。这城墙与青砖损毁一块便灭绝一块,无可挽救,让人又气又恨又无处开解。
张爱玲原本完整的心脏,完满的性格,也是这样损毁了一块又一块,灭绝了,她终究不再是她,只是千疮百孔的残躯。
张爱玲只能抱残守缺继续生活,胡兰成带给她的潦倒清贫,颠沛流离,她也只能全盘接受,不辨一言。
她写信与胡兰成决裂时,不知是愤怒还是不忍,将剧本新书的三十万稿费都寄给了胡兰成,这等于在将养他与他的情人。张爱玲不是大度,也许只是希望胡兰成能念及她的好,对她心有愧疚,或许不相见,还可以念念不忘。
可是胡兰成是撇下一根玉米就要丢掉另一根的人,见了溪涧浊水,怕是早已看不见溪水中倒映的明月,纵然明月相随长相照,也终究抛置脑后,不肯再费一丝精神。
再至后来,连溪水也被无情遗忘,兀自浑浊,兀自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