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A(女)其实很早就准备辞职,因为她自己的认知跟公司的文化严重不符合。两年之前我就听她提过辞职的事,那个时候她刚来公司半年不到,但如今2020了,她依然在一边坚守一遍抱怨。我问她,为啥不辞职呢?
她一口气说了好几个理由:
1.我出去了就一定能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吗?
2.我出去了又要面对结婚又要面对生孩子,那个公司会辞退吗?
3.就算出去了,公司还可以,同事之间是否相处融洽呢?万一遇到个变态上司怎么办呢?
......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很多......
这好像是很多人换工作时考虑的因素。说的好听是考虑周全,说的难听就是你懒。
你害怕,所以故步自封。
其实大可不必,且不说富贵险中求,就拿最实际的来说,你准备考个pmp,但是又怕自己考不上,担心钱打水漂。那么我请问你,你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就去担心未来不确定的事情,会不会想得太多了?
朝三暮四是你最大的毛病。
想法来得快去得也快,明明今天决定了要做这件事,只是因为别人说了一些看起来诚恳的建议、对这件事情本身不同的一些看法,然后自己就改变了想法、放弃了行动。我觉得很多人都这样,包括我自己。说大白话点,就是没主见。
咱们应该认定一个目标,就坚持努力的往前走。中间一定会有亲朋好友的他们的建议,乃至于一些陌生人的打击批判。就像我刚做这个公众号,写的一篇文章《其实,你都不如微商》,就有人在朋友圈评论,说什么放弃吧,现在不是做自媒体时候了等等。我觉得说做这个不行,做那个没希望的,只能说明这类人其实做啥都不会成功,因为他负面情绪太多......
我们都怕失败,但是失败只是相对而言,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待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那些一开始就放弃的人他们不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
古语有云:秀才起义,三年不成。就是因为想得太多,害怕做不成,反而不敢做,最后宏大的想法灰飞烟灭。
当然,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知者不惧还好,一旦知道的多了就会有所顾虑,越长大想要的东西越多,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随之而来的失败成本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不得不多想,瞻前顾后、唯唯诺诺。
在我看来,那些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们,要么是无可奈何,要么是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他们,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以此安慰自己,以壮声色。又或者,他们在为自己的懒惰寻找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值得去学习的。因为那是把我们自己交给命运,而命运,从来就不是一良善的长者。我们应未雨绸缪,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已经考虑了30%,这件事就值得去做了。因为很有可能等你考虑到70%的时候,就离放弃不远了。
与君共勉。
转载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仙女的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