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day 39
书名:《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作者:武志红
章节:
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分裂
生活太苦,我们就有可能为“甜”发愁
大学生的自杀之痛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无回应之地,即使绝境
摘录:
在这三个阶段,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任何进步都只能给他带来很短暂的快乐,只要还有人比他强,他就会有挫败感。第二,一产生挫败感,他都会立即树立一个更艰巨、更远大的新目标。
这两个特点导致了如下的恶果:他的新目标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成了不能承受的重量,并最终被这些新目标所摧毁。
目标是他特有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让他逃避挫败感的自我欺骗方式,也是他为什么会伤害父亲的根本原因。
董某的辩护律师胡福传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说自从董某母亲去世后,董父对董某堪称溺爱,在2005年9月21日之前,从未动过儿子一个手指头。不过,他承认董父对董某期望很高。并且,他透露,董某母亲在世时,董父对儿子是相当严厉的,有时会打他。
“内在的父母”一般在5岁前形成。
并且,溺爱的同时给孩子立下极高的目标,这和用棍棒给孩子立下极高的目标,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样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小时候,父母施加压力,我们才有压力。但当“内在的父母”形成后,不需要父母在场,我们一样会感受到压力。
一个健康的人,“内在的小孩”会不断成长,不断地自己解决难题,并最终爱上自己的力量,也爱上这个探索的过程。这样一来,在做一件他喜爱的事情时,他会产生天然的快感,这种天然的快感就成为最原始的动力,驱使他自然而然地投入,自然而然地努力。并且,他这样做的时候,是非常灵活、有创造力的。
相反,如果父母一直在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一直是他们在孩子的事情上发挥关键作用,那么孩子“内在的父母”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就越来越弱小。这时,他去做什么事情,就很少会产生原始的快乐,假如他有快乐,那快乐也多是来自外界的认可——开始是父母的认可,后来是老师、同学、领导、同事等人的认可。这样的人对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感兴趣,真正感兴趣的是引人注目。
因为感受不到快乐,“内在的小孩”并不爱学习,是“内在的父母”在强迫他们学习,但这让“内在的小孩”感到厌烦。
现实中的父母常以为,孩子完全是自己的塑造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让他做任何事。等孩子长大后,这种情形就会变成,他的“内在的父母”以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身体,让自己不知疲倦地努力。
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很小的否认会引起强烈的反应。这容易造成另一个结果:多疑,总觉得别人在议论他的是非。
失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失去心理上的妈妈。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敏感多疑是1岁前的婴儿的特点。许多人喜欢不到1岁大的婴儿,觉得他们乖极了,非常好玩,好像非常有安全感。但心理学的观察发现,这一阶段的婴儿其实是极其敏感多疑的。 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们什么都做不了,一切都要靠别人照顾,所以他们对别人——主要是妈妈的动向非常敏感,他们必须靠猜疑来推断妈妈的行为;假如他有一个“好妈妈”,那么这种敏感多疑的心理特点最终会基本消解,假如他有一个“坏妈妈”,经常对他不管不顾,那么他就无法克服敏感多疑的心理。
告别痛苦的唯一方法是直面痛苦
一、不逼他复读
二、送他强制治疗
三、化解高考之痛
四、不让他太好胜
五、化解失母之痛
幼小的孩子都有一种天然的自恋,认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家庭的幸福是自己造成的,家庭的不幸也是自己造成的。
发愁的情绪,是真的,但发愁的内容,被替换了。为没钱而发愁,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会打击自尊心。于是,不如换一下内容,为有钱而发愁。这样一来,感觉上就好多了,不再是没有面子,甚至还可以骄傲一下。
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用的是置换的手法,置换了苦恼的内容。置换还有另一种手法,即置换主角,本来是我为一件事苦恼,但我不愿意碰它,于是变成我为别人这样的事情而苦恼。
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发现人的形形色色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心理防御机制的目的本是为了保护心理免受伤害或痛苦,但是,一个人如果习惯用心理防御的手段去处理问题,结果反而会加重自己的心理痛苦。
不过,必须看到,有相对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或者说较少使用心理防御机制的人,几乎都是在比较健康、宽容、充满信任的童年环境中长大的。而在艰苦、挑剔甚至充满敌意的环境下长大的人,不可避免地会有较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些看上去不够健康的自我欺骗方式,都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保护当事人,使其不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人生太苦的人,经常会发展出一些病态的自我保护方式。这些方式,虽然限制了他们,损害了他们的现实感知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病态的自我保护方式,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我们勇敢,是因为心里有安全基地。
从1.5至2岁开始,要鼓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是孩子发展勇气和独立探索能力的关键时间,父母不要苛求孩子的绝对安全,而不放手孩子去探索他的未知世界,
不管我遇到什么挫折,我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安全基地的。等长大以后,这种心理就会埋在他的心底,让他成为一个特别有勇气的人。
和普通人一样,大学生自杀也可以被分为三种常见的类型:冲动型自杀、抑郁型自杀和精神异常引起的自杀。
当不良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心中很容易产生自杀冲动,但这种自杀也很容易被拯救。
冲动型自杀最常见。不过,姚萍说,只要进行干预,大多数冲动型自杀都会被制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李江雪老师说,其实,在一生中,产生死的冲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或轻或重地产生过自杀的冲动。
BPD患者的心理痛苦很大,而生理痛苦可暂时转移对心理痛苦的注意,所以BPD患者常做出自伤行为。
抑郁症既是心病,也是生理疾病,患者大脑中的海马体已发生了病变,所以抑郁症患者只靠自己是很难痊愈的,必须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抑郁症严重,最好先进行药物治疗。 但药物治疗只是治标,抑郁症要想彻底痊愈,心理治疗必不可少。
钟博士则说,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患者,或者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状的患者,容易发生这种“精神上的意外”。发生意外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幻觉或被外部思维控制。
严重的精神疾病就像严重的生理疾病一样,只要治疗得当,患者尽管难以彻底痊愈,但仍可以带着症状去享受生活。
李老师说,实际上,许多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如果只会学习的话,他们的这根支柱会不断动摇。
这些人常常是凭借违法来寻求自己情绪上的满足,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他们异于常人。 也就是说,这些连环杀手之所以沉溺在杀人行动中,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特殊的情绪需要。
心理学认为,出生后的前6年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雷斯勒则认为,一个人6岁前,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成人是母亲,一个温暖、充满爱心的母亲会帮助一个人懂得什么是爱。
雷斯勒认为,8至12岁,是一个男孩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现在引领他们完成这个任务的,不再是妈妈,而是爸爸。
关系,是生命最本质的渴求。
不管一个人自诩多么强大,没有关系,尤其是没有亲密关系,这个人的内心一定会出现问题。
学习建立关系,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表达爱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占有”
少数的连环杀手,因为陷入了精神失常的状态,失去了理智,于是乱杀一通,没有明确的选择。不过,多数的连环杀手,他们选择的杀害对象,都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的。譬如前面提到的泰德·邦迪,他杀害的女孩年龄相当、相貌相像且全是披肩长发。
贫穷,所以大人必须出去打工;出去打工,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必须知道的是,孩子越小,越需要稳定有质量的爱,不断地变换养育者,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折磨。
另外,也许是最重要的,即便孩子身边有养育者,养育者对孩子的方式也有种种问题。
我通过咨询发现,如果身边没有人陪着,那意味着,他时刻都处于绝望中,甚至,他时刻都是在和恐惧打交道。
我想,比贫穷更重要的原因是:可能每个地方都有这样一种主流思维——挣钱胜于带孩子,面子胜于家庭温暖。
学了心理学,我明白,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爱的匮乏。虽然条件不好也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卑,但这远不如爱的匮乏危害大。
我常有这样的想象——或许,许多人都是孤岛一般,只能用脑袋和语言与别人建立一些可怜的链接,而感觉和情感,或者简单说是心,是关闭着的。
大人一旦关上了心,就可以像没事人一样活着,将生命延续下去。但孩子,他们的心还没有关上,无回应之地的绝境,或许直接会杀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