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依云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因为这一天为祭祀,所以现在人们普遍在发祝福语的时候会采用“端午安康”而不再采用“端午快乐”。但也有人对此表示不满,觉得都什么年代了,是节日我就该快乐,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发什么,就发一句“端午节,吃口粽子,吃嘛嘛香”这样的寓意多好。
这个粽子的吃法也各不相同,粽子主要是由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南北叫法不同口味也不同,主要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种类繁多,从馅料区分,北方有包红枣的;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蛋黄等,北方枣粽,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的粽子最为出名。2012年粽子还入选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系列。
要说起端午的活动,南方多为赛龙舟。还有悬艾叶,每年端午,我妈都会拿一把艾叶挂到自己家的门框上,因为端午的时候气候都比较热了,艾叶有驱蚊的功效。夏天蚊子多的时候,也会给家里的院子里点一把晒干的艾叶。印象里有一种烟熏火燎的香味。
南方有的地区,在端午的时候喝菖蒲酒,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的时候喝,目的也是为了驱赶虫害。
浙江有的地方吃五黄,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还有的地方吃“十二红”,油爆虾、炒红苋菜、咸鸭蛋黄、朱砂豆腐等。有的吃茶叶蛋,蒜头,打糕,煎堆等等,打糕可能比较好理解,就是类似糯米饭类的东西,煎堆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的。
娃娃们则喜欢带五彩绳,挂香包。
五彩绳是为了图五色吉祥。节日早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绳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彩绳不能任意拽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彩绳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由此可以保安康。
古代有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五彩绳不是随便的五种颜色,它有讲究的,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组合而成。
香包又叫香囊,古人叫容臭,里面通常装的是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也是有辟邪的说法。
不管是什么节,寓意都是美好的,都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兴家兴,平安喜乐。今年端午你是在哪里过的?又是怎样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