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经典的好书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立者,他的人生故事很励志。
个子矮小、驼背,成绩也不好,家人总把他和高富帅的哥哥相比。三岁时,弟弟去世,自己两次被车撞,5岁时得肺炎差点死去。
幸好在人生关键时期选择了医学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心理大师,与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三大巨头。
他致力于把人从这3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从过去解脱。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从人际关系中解脱。
人们经常借“爱”之名,行控制之实。摆脱了他人的期待和评价,将自我和他人的课题进行分离,人就能得到自由。
从未来的束缚中解脱。
很多人匆匆奔赴未来,一心只想着名利大丰收,而忽略了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当下。等到生命的尽头,才悔恨到,当初应该……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觉得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这三点:
1.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中。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的看法都可能不同。【私人逻辑】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提到类似的概念“思维定势”,指的是人们对于事件的感知、理解和诠释。人们往往都被思维定势所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己思维的囚徒。
对于新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这是新兴的职业前途。
而很多的父母却会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会认为这是歧途,是不可思议的。
有的人认为男人就应该是养家糊口,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负责所有家务活。
于是,丈夫一回家就摊在沙发上看电视,和家务完全不沾边。
妻子照顾孩子一整天,还要赶在丈夫回家前就做好饭。
其实,这些都是原生家庭的模式导致自己产生的私人逻辑,但你的另一半可能来自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家庭模式。
两人产生矛盾,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重要的是,对私人逻辑有所觉察,由此才可能包容差异,在婚姻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多的和谐。
2.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经历,但却可以赋予过去不同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过去是可以被改变的。
面对同样的酒鬼父亲,双胞胎哥哥努力经商,成为了一个爱护妻儿的好爸爸,因为他的信念是“我可以做一个负责人的丈夫和爸爸。”
而双胞胎的弟弟则一蹶不振,也成了一个酒鬼,对家庭毫无贡献,且经常打骂妻儿。他的信念是,我能怎么吧?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我也只能这样。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你的信念及选择,才是导致自己人生发生变化的原因。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因为你害怕承担改变后的结果,担心自己处理不了。
酒鬼弟弟就是不知道自己戒酒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与其戒酒后还承受这种可能的无能感,不如继续保持破罐破摔。
他可能拥有的想法是,“我要是想改变,也能做地很好,只是我不想做而已。”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与其面对那种不确定,不如继续承受当下的不便和不快。这就是做了“不改变”的决心。
3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那怎么判断这是谁的课题呢?
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就像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如果过于焦虑,每天催促孩子写作业。
每次考试,要求孩子一定要靠100分,考不上就没有奖励,可能还会有小惩罚,而考上了就有去游乐场、新玩具等等的奖励。这些其实都是对孩子课题的干涉。
孩子会错误地觉得,学习好是为了爸爸妈妈,我只有考试好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爱。
很多孩子开始进入大学后,就再也不愿意把心思花在学习读书上了,也是受这方面的影响。
如果是3岁的孩童,因为早起上学穿衣慢,妈妈觉得不如帮他穿好节省时间,长期下去就是干涉了孩子学会生活自理的课题,孩子会有自己动作笨拙的感觉,也不容易学习穿衣服的技能。
情绪上产生困境,有一个相应的原则,“谁难受,谁负责。”
如果你因为别人对你的负面评价,而产生愤恨、生气的感觉,那就是你需要负责来处理。
因为别人对你有负面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如果你能学会区分课题,那就摆脱了绝大多数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