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式的小豆腐块,写写、看看吧。
这个时代里,想发出点声音很简单:微信、微博,我们不缺少这样抒发自己情感的地方。可是,我们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可是越是不了解自己了。
上面的两段话,看起来也是那么的重复。
可那已经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开头和引子了。
书店,总是被当作商城里最后的净土,可是,关于书店的营销策划我们也看的太多了:情怀、匠人、极简,这些能套在任何一个产业上的词,想必用在书店本身上也不是什么问题。而里面卖的书,可以说,也是那么的雷同:极简、匠人、情怀;这一类的书籍总是出现在各个排行榜的前列,当然了,必不可少的还有:自我发展,日本,推理、历史、 必读,不一而足。当然,有可能这是我关注的点,所以我看到的世界也就这几个关键词了。
图书,也变成了一个产业。自费出书,似乎有了钱,什么人都可以著书立言。而畅销书的内容,总是那么重复。 也许就像三段论一样,每本书都开始有了相同的格式。分析一堆案例,提出一堆的建议,然后来个总结,似乎,这样一本畅销书就完成了。而内容的区别,呵,或许我们可以用顺序的区别这一更加准确的描述来定义。
而自己每次选择的书,似乎也都是相近的。对于自己熟悉的书,总是有着不言而喻的好感,觉得这才是一本好书,而对于从来没见过的书,如果不是相同的作家,或者有着几个关键词,总觉得不是那么个味道。
总觉得这个世界雷同了起来。
而生活,总是在别处。
别人选择的生活,别人的道路,总是那么吸引自己。把别人的故事套在自己身上,换来一次满足和慰藉。
然后,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告诉自己,吾心安处是吾乡。还是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吧,别人的故事永远都那么美好,却又不可实现。
很多鸡汤,告诉我们要知足,并不是因为知足本身是一种美德,而是因为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非要让一个普通人去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就因为看到了金牌背后的荣耀,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而太多的人,却沉迷在“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自己的世界里,多的是行为的准则,于是找到了文章,来说什么是mission,vision和value的。 读完之后,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是自己的mission,因为能在外找到的,都是相似的、千篇一律的东西。如果这些雷同的产物也能带来成功,那么世界上的成功也可以被批量制造了。仿佛读完了一本名人传,自己就成了名人;仿佛读完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就可以大喊一句: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