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一个地方,然后去寻找它。这是一趟没有攻略的出走,按我的方式去走村,随性而行,随心而停,自在而为。
2018年10月3日 樟脚村
樟脚村,从报道里看到只字片语,深深吸引我的是照片里那阳光下黄灿灿的石头厝。
搜索百度百科介绍如下:樟脚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村子里有很多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因为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故得名樟脚村。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古城堡。
到达泉州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朋友的住处突发状况,门打不开。处理好“状况”,进门已经是十点多了。众人一听说我明天的行程是去往樟脚村,极力劝阻。理由很简单,那里就几座石头房子,没什么好看,好玩的。
谢过大家的善意,第二天仍旧起早,我义无反顾的踏上去往樟脚村的公车。认定了这是我要去行走的村落,怎能临阵退缩?
鬼使神差的坐错了公交车,发现后没有迟疑,立即换乘,继续行程。这就是一个人的行动偶尔有之的好处,即使犯错了,不会有多人成行的尴尬与紧张,它能让你独自体会自己存在地强大的内心和执着意念。
从仕公岭换乘上炼油厂的班车,确切地说是前往朝阳公路(具体换乘路线附后)。忘了有多久没有坐这种极具生活化的班车了,一路走走停停,颠颠簸簸。刚开始我还饶有兴致地看窗外的风景,路上石雕店摆放在路边的各式各样的石雕,我着实免费的欣赏了。
班车乘客的货筐
后来没有石雕了,但是陆陆续续有不同的乘客上车,无心猜测乘客的职业、身份,渐渐地在迷糊中睡着了。突然惊醒,我的终点是朝阳路口,而我没跟司机招呼下车地点,赶紧跟司机打探,还好没有错过。
朝阳路口的指示牌
到了朝阳路口,按着“樟脚古民居”路牌指示,我开始了等待公交的时间。最终选择了摩的,摩托车在盘山而上,我在心里思量这是一个类似顶山的村庄?只是它与镇区的距离比顶山还近……当我还在盘算路程的时候,村庄出现在眼前了。
这个村庄,洋房不少,装修不错,我有些好奇它的发展动力。“到了,这就是了!”摩的师傅把我从好奇中拉了回来,看我一脸茫然摩的师傅补了一句:“往前走,右拐进去。”
往前走了一段,不是豁然开朗,而是突然涌入视线的人群,拥挤在没有特色招牌的小吃店门口,还有手写的各种字体古民居停车场。
我看见有人在招手,以为是地导或是拉客吃饭的,走近才明白是招揽停车生意。这个“商机点”,果然独特!毕竟这里没有停车场,自驾的游客居多,停车是必须的。
前面很长的铺垫,主角“黄灿灿的石头厝”要出场了。它的出场真的是验证了朋友劝告的那样“游览十分钟,等车两小时”。
国庆假期,人多可以接受,在这个小山村即使是不多的游客,也显得拥挤。所以山村的宁静被打破了,我也无法体验那阳光照射下,黄灿灿的石头厝,传递千年的耳语了。
我看到的唯一一家“文青”店铺
这些石头厝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勤劳大众的智慧结晶。这些古厝除了几座经营生意的,几乎无人居住。走在巷中,从窗户望向那空洞无人居住的厝内,杂物堆积。
地瓜、芋头、水稻,还有围着篱笆的菜地。从田里多样的农作物,可以看出村里的人并没有因为古厝的兴起招来游客,便停止朴实地劳作去招揽游客。可以说这里没有商业化,而是仍然存在浓厚的乡村气息。我背离人群而上,漫无目的地走,毕竟这个村庄除了古厝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想探访的也是村内人们的生活。
顺着一股儿时熟悉暴晒地瓜味道,我走进了一个农家小院,院里晒满了地瓜渣,有个阿婆正专心于她手上的活。我立马明白了,阿婆在制作地瓜粉,用的是最传统的工艺。她所使用的工具是纱巾、竹筛、水缸。我用闽南语跟阿婆交谈着,旁边的阿公用石磨磨着地瓜始终没有说话,阿婆一边答话一边做着手上的活儿。竹筛架在水缸上,她熟练地将纱巾铺在竹筛里,将磨好的地瓜捧入纱巾中,然后拾起纱巾各个边缘慢慢地拧紧纱巾,地瓜汁逐渐渗出,流进水缸里。阿婆还把竹筛拿开,让我看了下,里面已经有半缸的地瓜汁了。
从小院出来,我又返回了古厝中,巷子里来回穿梭着和我一样的游客。他们走走停停,变换着姿势拍照,又好像和我不一样。
脚下光滑的石板,墙上黄灿灿的石头,其实可以让我们有更深的思考,只是这人群熙熙攘攘,大多数人都忽略了看石头厝看的到底是什么?
对比坡下那些钢筋水泥现代化的建筑,这些古厝显得有些柔弱了。那些现代化建筑与这些乡村的格调不搭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人类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阻挡。现代化进程不应以乡村没落为代价,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希望国家各级政府可以在新的战略中寻求一条乡村发展与乡村“生态”保持均衡的道路。
执着的来到樟脚村,因为节假日没有感受到我想要的宁静,有了几分思考。没有用大量的文字美辞修饰那些深深吸引着我的石头厝,而是简单的带过,我只能如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不能用过多的修辞去干扰有意探访者的判断。
乘车路线:出发点泉州市区(选择公交)→→仕公岭(泉州)→→换乘前往炼油厂的班车(随时有)→→朝阳公路→→樟脚古民居(公交,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