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于依恋关系的分享
基于依恋关系类型下的需求,我们先了解下关于人的基本需求,大致分7种:
1、人们更愿意被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病例、一个典型、或者是某一异类中的一个;
2、人们需要表达他们的感受,有积极的,也一定有负面的,比如恐惧,不安,仇恨,不公等等,当然也有很多相反的例子:
3、人们愿意被接受,被认可,被认为有价值,有自主的个性,无论是谁,无论曾犯过怎样的过失,错误,无论他是怎样的软弱,依赖;
4、人们需要被理解,被同情,被认同,在表示自己的感受时也希望有回应;
5、当人们在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他们并不需要来自外界的评判,或者指点;
6、当人们需要自主选择,决定自己的生活时,并不愿意被驱使,被要求服从,被指示,他们寻求的是了解和帮助而不是命令;
7、人们要求个人资料保密,没人愿意让他所有的邻居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他有问题,寻求社会帮助不是以牺牲个人名誉为代价的。
而一个生命需要的安全依恋需求,则是与更强壮、更温暖、更智慧之人建立亲密依恋以保证生存,避免威胁的恐惧
那依恋类型的具体有哪些呢?
一、安全型依恋
二、不安全型依恋
1.矛盾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混乱型依恋
依恋类型的表现又是如何?
一、安全型依恋
即婴儿了解(相信):
被依恋者总是在,并在需要时作出响应
当婴儿感到安全时去探索即灵活性
当感到不安全时寻求安慰即复原力
婴儿表现:主动寻找,接近依恋对象 ,喜好探索 ,当遇挫折时发送信号,有分离焦虑,容易安抚
养育者行为:温柔、敏感、总是在,随时回应,及时安抚、按婴儿节奏满足需求
二、不安全依恋
1.矛盾型完全被情绪体验所掌控对想要依恋对象的不确认淹没性的悲伤,放大依恋表达过分担心分离痛苦强烈
矛盾型婴儿表现:对分离过分紧张,很难安抚对母亲有愤怒、攻击性即情感强烈又行为抗拒不愿意探索、被动依赖母亲(粘人)
养育者行为:对婴儿信号不敏感、经常不在、回应反复无常、不确定(无法预期)
2.回避型将情绪体验的影响最小化否认体验影响
回避:被拒绝,害怕的愤怒(把母亲推得更远)
婴儿表现:没有分离焦虑,持续忽略或拒绝遇到挫折没有信号显示 抑制情绪表达,流露厌恶、退缩,不表达情感过于安静 粗鲁、唐突
养育者行为:对婴儿信号不敏感、经常不在、回应反复无常、不确定(无法预期)、
3.混乱型,养育者既是依恋对象又是危险的来源
婴儿进入两难境界:靠近/避开,通常发生在受父母虐待的婴儿中,是在与那些令人害怕、遭受惊吓、处于解离状态的养育者互动中形成的
婴儿表现:想要依恋但又害怕,恐惧、退缩,遇到压力时无从应对,行为即有回避也有矛盾可能有被虐待过信号
养育者行为:侵略性、伤害性、愤怒、焦虑、恐惧,回应不一致
(有待后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