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静云妈妈
先讲一个许多年前我读到的小故事:有位小男孩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听说孩子吃鱼有利于提高记忆力,于是省吃俭用争取每天买一条鱼回来吃。鱼身子全都夹给孩子,鱼头都是骨头就留给自己吃。许多年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母亲也已经垂垂老矣,儿子与母亲一起吃鱼,这次不是母亲动手,而是儿子动手了,他一把夹断鱼头与鱼尾,利落地把鱼头夹到了母亲的碗里,把带着鱼肉的鱼身子全都夹到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眼泪婆娑,用颤抖的声音问:“为什么把鱼头给我?”儿子回答:“我看你每次都抢着要鱼头,你不是喜欢吃鱼头吗?”
父母都想把好的东西让给孩子,如果你从来不曾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并且一直坚持这样付出,那孩子就会视你的付出为正常,并且慢慢变得无情,甚至绝情。
曾有一位孩子母亲要过生日了,孩子是从来不记母亲生日的,于是小姨打电话给孩子说:“宝贝,你妈妈明天要过生日了,你有什么表示没有呀?”孩子想也没想就回一句:“她生日关我屁事啊!”估计这位妈妈听到这话都得喷一口鲜血了。
一个贫穷人家里,母亲下岗了,单亲带着孩子,每餐家里都是吃青菜为主。有一天母亲为了改善生活就买了一些虾回来吃。看着孩子吃得香喷喷的,母亲觉得非常安慰。到最后孩子已经吃饱了放下碗筷了,母亲看到还有几只剩下的虾,就想尝尝味道。正当母亲伸出筷子去夹虾的时候,孩子拿起筷子夹住了母亲的筷子说:“别动,那是我的!”
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女儿花钱大手大脚,母亲见状对她说:“孩子,你要节省一点,等我们老了这些钱都是你的!”
孩子回过头来对母亲说:“我告诉你,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要省着点花钱了,因为你们花的钱都是我的!”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可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与孩子遭受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在这种“受不了”的爱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里只关注自己,不会想到别人。
更有甚者,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他们对孩子更是溺爱非常,效果就更糟糕了。
我们邻居奶奶七十多岁了,白发苍苍,时不时就病倒去医院了,可是她老来得孙,又心疼儿子没时间带孩子。只要身体好一点,回到家里就帮忙带孩子,孩子要玩什么就给什么,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孩子在她身上蹦跳,她也由着孩子,毕竟孩子玩得高兴嘛。
慢慢,这个孩子读小学了,父母去了新买的房子,邻居奶奶身体也越来越差,实在走不动去看小孙子了。可是令我们觉得神奇的是小孙子一年多过去了也没过来看望过一次老奶奶,据老奶奶说:“我这孙子真是个小没良心的,我是拼了老命把他拉扯大,现在离开我居然一点也不想我。从来不主动给我打一次电话,我打电话过去也是爱接不接的。唉……”
不仅邻居是这样,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种情况,一手宠大的孩子却不同你亲,不希望再与你有交集,为什么他们变得这么不懂感恩呢?问题还是出在我们长辈身上。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这种“受不了”的爱。我们要时刻替孩子的将来着想,给他们灌输良好的品质,养成他们习惯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别人是在帮你,也可以不帮你。
我婆婆以前带大孙子吃了亏,也是离开就不理她了。现在带云云的时候,受我们影响,她不再像往常那样好“欺负”了。应该云云做的事情,一律交给她。云云有好吃的,主动分享给奶奶,即使东西再少,奶奶也会理所当然吃掉一部分。我想这种自力更生,有好东西分享给自己最亲的人这种习惯慢慢也会深入骨髓,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