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完“摔跤吧,爸爸!”后,这种感觉愈是强烈。父母应该在孩子初成长时,赋予孩子一定的兴趣。这种赋予也许比较“自私”,有种用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的感觉。或许电影中的爸爸的做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使用一定的时间去使孩子“拥有”这个兴趣,过了这个时间,孩子若是还不喜欢,那便放下这个念头。过多的强加于孩子自己的观念着实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并不是看了“摔跤吧,爸爸!”才有这种想法,之前或多或少的就想过:孩子的兴趣从何而来,在孩子真正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他如何知道自己所爱。这种想法也许是从我自己身上得出来的。我小时候曾学过一段时间的琴,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现在也尝试去拾起过,不过要想再从来,太不容易。
说起小时候的兴趣,人能也许都能联想到那些父母为孩子报得数不胜数的兴趣班,这种做法确实过于极端。也有些父母并不是为孩子着想才让孩子去学习那么多东西。但不能否认的是,让孩子去学上那么两个兴趣真不是什么坏事。
也许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我一直认为在农村孩子能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童年。我觉得我生在农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过,所谓童年,应该是到什么年龄呢?也许到四五年级应该就够了,过了四年级,孩子也许就应该真正去培养点自己的兴趣了。我这个人本没有什么大抱负,觉得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就是莫大的幸福了。但是倘若你能拥有几项犒劳自己的技能,那生活或许就更加滋润了。心情十分愉悦的时候弹上一曲于我来说是一幅万分浪漫的场景。
我现在能称得上兴趣,也许就是闲下来时读上几页书,看上一部电影了。不过这对我生活品质的提升已然是巨大的,我从书中,电影中看到了更加绚烂的世界。最近又爱上了喝茶,也算是一个新的兴趣吧,但,有些兴趣能自己培养,但有些兴趣真的需要从小拥有,所以我认为父母赋予孩子一定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笔太烂,不知是否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