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玻璃,看着窗外的树和朱红色的砖块不断地后退,像是电影在快速地倒退回放。一瞬间,仿佛这里不是广州的街道,而是置身在几百公里外的茂名。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因为这儿与茂名的某条街道给人相似的感觉。不知从何时起,回想起过去待过的某个地方,无论在那里发生好与不好的事情,无论曾经在那里有过多么快乐的日子。回想起来,心里总有份淡淡的忧伤。说不上恋旧。对未来,我总是充满着希望,尽管在人生的低谷彷徨,但对未来总有着谜一般的自信。也许是因为明天不曾到来,明天充满着未知的可能,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明天都是令人无限期待的。但对于已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追忆起来,总能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一丝忧伤的涟漪,尽管轻柔,但确确实实存在着,真真切切感受着,它就在那儿,就在胸口徜徉着。有时,还能泛起一片热浪。不禁想起三毛的诗歌,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重新开始写东西后,放佛找回了自我。那个曾经被遗忘的我,那个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写日记写到了大学,毕业后就把这习惯丢干净的我。记得高一那会,失眠时会爬起来,在床上点个小台灯就刷刷地开始写起了言情小说。那时的我,一个发呆的下午,能在脑子里整出一部偶像剧来。一个作家必定是感官十分敏锐的,她的世界里一定能看到十万种不同的色彩。而现在的我走在大街上,睁大眼睛卯足精气神,还是只能看到干巴巴的红的灰的蓝的绿的白的黄的。如果不是我的观察能力出了问题,那就是我的联想力被封印了起来,总写出一堆陈词滥调。这可如何是好呢?唯有阅读,方能解忧。
如果我是一棵树,一定是一棵表面沉默但内心骄傲且聒噪的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