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找到另一个人,向他讲述自己的人生苦恼,吐槽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感慨生命的挫折与困顿的时候,他究竟有什么需要呢?
他在表达什么,在寻找什么,又在期待什么呢?
是想要建议吗?似乎不是。大多数时候,对一个人而言理所当然,唾手可得之事,对另一个人简直犹如登天般不可企及。讲道理吗?哈,你以为对方在寻找人生导师,那就上了套了,对于一个人自身的选择,他有无数个理由去证明其合理性。并且在一个人成长的路上,早就经历过无数次父母,老师的循循善诱,但凡能做到的也就做了,那些做不到的,讲道理也没用。
比如有一个女性,她很心疼父母,总是好吃好穿地买回家,有机会就帮父母做饭做菜,打扫卫生,督促他们勤刷牙,记得按时吃药,不要睡太晚等等。可是她的父母,要么不回应女儿的付出,受之当然,要么永远在事务的表面回应,还通常是抱怨和挑剔的方式。嫌弃饭菜不可口,衣服不合适等,他们把自己家搞得脏乱差,把冰箱当成保险箱,囤积很多过期食品,还总是吃隔夜菜。
于是这位女性,很是担忧父母的生活方式,觉得他们过得特别不健康,然后她就焦虑了。
她是在焦虑父母的健康问题吗?看起来是。但背后的逻辑是,她无法允许生命中的重要关系人,有独立于她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她的内在太过不安全,以至于需要通过控制他人来慰藉自身的匮乏。
这和许多妈妈总会紧张孩子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见不得孩子打游戏,一听到被老师差评就焦虑,或者看不得孩子上学拖拉迟到的心态是一样的。看似这些焦虑妈妈们内在有一个无比正确的评价体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功而禅精竭虑,背后则她难以忍受孩子拥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和生命体验。
用关心去达到控制的目的,对方会本能地反抗。所以这样的关心,往往吃力不讨好。
可是不去控制的结果,就是会体验到,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就会体验到分离感。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忍受他人和自己不同,是因为从小缺乏被理解和同频回应的体验,极度缺乏被抱持和关爱的人,会及尽一生去追求这种生命的连接感,以抵抗不被理解而带来的被抛弃的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委屈和愤怒。
可是他们并不确知自己的追求,当他人的选择和自己不一样时,只会用一味抱怨,斥责或者控制来表达。
追求理解,就是追求一种同频回应,一种内在深深的连接感。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很难看见自己,人总是需要在关系中彼此映照。而放弃关系选择孤独的人,对于关系的本质是取失望的态度的。
作为咨询师,经常会被来访者问及一个问题,以验证他们是否会被深刻理解。他们问,如果你是我,如果你的孩子不做功课,如果你的朋友算计你,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凶,总是责骂你排挤你,如果你的伴侣背叛你,你会怎么办?
这样的时刻通常是棘手的,直接回应问题本身的内容,对方获得的仅仅是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有可能令他们满意或者不满意,但是他们绝不会鸣金收兵,接下来还会不断出现类似挑战。
因为他们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理解。
可是再逼近的体验也是别人的,每个个体具有的独特经历和经验,有时候就是无法感同身受,就是无法理解的。
比如当一位女性告诉我她从幼时起就连续几年遭遇青春期表哥性侵,反复发生且被恐吓。从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是很难想象一名学龄前女孩的此种遭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又是混杂着多少兴奋,恐惧,迷惑,无助和愤怒。这个时候,所有表达理解的话语都是那么苍白,我能够做到的,就是看到她为了屏蔽这么复杂的情绪,发展出了超越年龄的冷静和承受力,这构成了严重创伤。为了活下去,她必须麻木掉所有的感觉细胞。
关于理解,最挑战的一次,来自一位男性来访者,他问得非常赤裸裸。他问,你要是在生活中碰到我这样的人,会答应和我交朋友吗?愿意和我吃饭吗?会和我上床吗?
我要如何回应呢?原则上咨询是个单面境,咨询师不暴露自己才能保持中立,让对方尽情投射,然后在移情反移情关系中退回到过去的情结点,去做一次穿越时光的生命重建。
可是无论是慌乱地回避这个话题,还是正儿八经地拒绝他,并言之灼灼地借助咨访伦理的盾牌,都无法回应他真正的需要。
在这个来访者的内心,其实他在问,你,究竟是作为工作对我关注,还是作为一个人对我有真正的爱,而你,用什么来证明。
或许每一段重要关系,都会带来类似的拷问。
理解,重要吗?既重要,也不重要。因为这是人毕生的追求,融合的极致体验,也是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