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休的老师,我不认同!对,我不认同!我认为:“人类的第一所学校是娘胎,第一任老师是自己!在娘胎里,人就会自己吸允,自己锻炼……(人类最有效的教师就是自己,而师己的能力就叫悟性,一个人的悟性越高,师己能力就越强),而家庭是我们一生的学校,也是永不消失的学校,家人是相互之间的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
《论语·述而》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则加以改正。
我从不认为作为家长,我在孩子的面前有多厉害,相反,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越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觉得以前学的太少,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孩子的家长,因为我不懂孩子的心理、不懂她的需求、不懂该如何去爱她……因为她的童年、她的成长没有彩排,我作为家长,对她的引导和帮助就不能出大纰漏!
然而,我做过女儿、做过学生、做过职业女性,现在才第一次尝试做母亲,这个职业不需要考证,但却是难度系数最大的,这份工作你不仅要投入资金、时间和爱,更重要的是你所有的付出都只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脱离我们的保护,让她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而这个过程,国家规定最少要18年!中国历来的家教特色就是说教式,家长发指令,孩子只管执行就行。在这种教式下,我们培养了很多的“机械人”—他们碌碌无为,也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才!
我走上母亲这个岗位已经五年了,这五年来,我一直如履薄冰,赵教授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于是我牺牲了穿上高跟鞋,西装笔挺地在电脑前打打写写的职业,牺牲了与朋友聚会的时间,甚至更多的“自由”,从怀胎十月到擦擦洗洗,再到背背抱抱,现在终于看到孩子上学了,可一切并没想象的轻松,这一路走来,我无数回第一次都是那样手足无措,我学过如何胜任自己的工作,却没学过怎样做童童的妈妈,于是看书、上网、问隔壁阿姨都成了我取经的路数,但正如《小马过河》的故事说的那样,那只是别人的经验,别人的孩子,不一定适合我们。直到她会说话了,从单个字到一句话再到一大段理论,我们终于能交心了,我才慢慢明白她的内心世界,理解她的所作所为。
这个周末刚好赶上教师节,我跟她一起伏案写作,她问我:“妈妈,你是妈妈老师吧?你教我读书画画!”我说:“童童,你说对了一半。”她问:“这是什么意思呀妈妈?”我笑笑:“童童,不只是我是你的老师,你也是妈妈的老师呀,你看,你的到来让妈妈慢慢学会做妈妈呀,你也是我的老师呢!”她来劲了:“妈妈,你本来就是妈妈呀,我那么小,怎么做老师呀?”我摸摸她,认真地回答:“因为你的成长是妈妈长这么大第一次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长大的,妈妈还从你那里知道姐姐不好当呢!”她大笑:“是呀,妈妈,小妹妹太皮了,老是跟我抢东西……”后面就是给她普及“三人行”的道理了,人人都可为师,要谦虚好学,才能更强大。她似懂非懂点点头……
其实,孩子是鞭策我们一直成长的好老师呢,以前上学的时候只是在考试前会紧张一点,其它时候都是约束不了自己,总贪玩,现在做家长后,凡事对孩子有益的都巴不得把它囊为己有:巴不得自己做幼师、巴不得自己教音乐、巴不得自己是医生、巴不得自己开游乐场……太多太多了,有一些想法是大了些,但能做多少都尽力做到,跟着孩子一起学,先她一步学,然后引导她,再听听她的理解,然后再总结应用,不见得,我所学所知就是全部,因为孩子的想法有可能比你更科学更全面!
愿我们互为师长,互学共长,亲爱的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