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親,甚至是小孩,很多時候都會堅持己見認為自己的論點就是對的,其他人說的都是錯的。
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聽取他人意見,讓自己有機會學習好的事物成為更好的自己?有多少人蠻橫不講理、固執不聽勸,結果傷害身邊最親的人?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後者。
也許你會自命清高,認為自己是個賢慧的家長;可是你的孩子怎麼想的,你又知道多少?
也許你會慢慢發掘,孩子越來越沈默了,很多時候都低著頭、沈陷在電子產品的世界里或者書本的世界里。但是,事發必有因,那麼原因又是什麼?
身位家長,聽孩子傾訴是一件很簡單、同時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也許你會說,「我工作這麼忙,哪裡有那麼多空閒時間聽孩子傾訴?」,或者「孩子常常在外面鬼混都不回家,回家了也不看看父母親、連打招呼都省了。」......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
家長們,您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您們真的以為是孩子們自己在外面學壞的嗎?如果家長們願意投入更多心思在孩子身上,我相信孩子們也會願意敞開心扉的。
這裡說的投入更多心思並不是指物質方面的,而是內心的。孩子們在剛出生的前面三到五年是最重要的時期,所謂三觀基本在這段時期尤其容易受影響。所以,家長們的陪伴與家庭教育是極其重要的。
很多時候,家長們的行為會直接反映在孩子們身上。這也導致很多家長會對孩子們有許多連孩子們都覺得不合理的要求,而這個不合理,正是因為家長們沒有以身作則。
比如說,父親抽煙、吃喝嫖賭,同時強烈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許有這樣的行為,自己卻不願意改掉這些壞習慣;比如說,母親動不動就對孩子大聲呼喝,同時又要求孩子說話必須溫文爾雅、有禮貌,自己卻不願意改掉這樣的壞習慣......這,就是所謂的不合理。
家長們,在要求孩子的同時,您們必須先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到自己所要求的一切。
與孩子們一同學習,不論是多麼微小的改進,都是一種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指的便是對自己的修身養性,而不單只是知識的累積。
畢竟一個博士生如若沒有良好的品性,也只不過是個空有頭銜的無名小卒。